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项少龙此人 项少龙历史原型( 二 )


之所以说王绾为右,隗林为左,一是根据《史记·秦始皇本纪》中的文字分量,二是根据在为政表现 。这样两个人,身居丞相要职二十年左右,陪伴秦始皇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居然在整个历史中来无影去无踪 。唯有《史记》留得只言片语,连个列传都没有,还比不上一个差水平的刺客荆轲,这难道不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吗?

历史上是否真的有项少龙此人 项少龙历史原型


我们不妨做一个大胆的假设:因为某种原因,王绾与隗林联手在秦始皇三十一年进行了一场针对秦始皇的政变,但最终失败了 。王绾与隗林两个老司机,早就在刺杀失败后成功跑路了,所以秦始皇并没有抓到他们 。秦始皇觉得丢脸并没有公布此事,只是做了淡化处理 。秦朝政府也只是对外大张旗鼓地查抓盗贼,但对更深层次的问题避而不谈 。到了秦始皇三十三年,秦始皇依据江湖术士的一个“亡秦者胡”便北击匈奴,同时还启动了征伐南越的战争 。我们可不可以理解为秦始皇要通过这两场开疆扩土的战争还要顺便找到王绾与隗林 。好比明成祖派郑和下西洋,更深的目的是为了找到建文帝 。秦始皇对外通过作战扩土的方式寻找二人,对内在其第三十四年时,借着李斯与淳于越的论战,进行了焚书坑儒,意在彻底消灭王绾与隗林的存在 。我们想想,李斯与淳于越有必要针对“分封制”与“郡县制”再次进行论战吗?关于郡县制,商鞅早已立法 。李斯与王绾争论之时秦始皇早已肯定了李斯的主张,淳于越闲来无事自讨没趣吗?秦始皇之前对郡县制的肯定是屁话吗?其实这一切都是套路,都是为方便始皇帝找个由头“焚书”而已 。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寻秦记》中秦始皇因为项少龙“焚书坑儒”是假,或许为了王绾与隗林 。他俩可能才是在历史上真正存在过的“项少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