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 二 )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之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与前两句把本来壮浪的说得更壮浪,是“反向”的夸张 。于是,开篇的这组排比长句既有比意——以河水一去不返喻人生易逝,又有反衬作用;以黄河的伟大永恒形出生命的渺小脆弱 。这个开端可谓悲感已极,却不堕纤弱,可说是巨人式的感伤,具有惊心动魄的艺术力量,同时也是由长句排比开篇的气势感造成的 。
这种开篇的手法作者常用,他如“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宣城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沈德潜说:“此种格调,太白从心化出”,可见其颇具创造性 。此诗两作“君不见”的呼告(一般乐府诗只于篇首或篇末偶一用之),又使诗句感情色彩大大增强 。诗有所谓大开大阖者,此可谓大开 。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悲感虽然不免,但悲观却非李白性分之所近 。在他看来,只要“人生得意”便无所遗憾,当纵情欢乐 。

扩展资料:
《将进酒》创作背景
关于这首诗的写作时间,说法不一 。郁贤皓《李白集》认为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四年(736)前后 。黄锡珪《李太白编年诗集目录》系于天宝十一载(752) 。一般认为这是李白天宝年间离京后,漫游梁、宋,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相会时所作 。
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道士吴筠推荐,由唐玄宗招进京,命李白为供奉翰林 。不久,因权贵的谗毁,于天宝三载(744年),李白被排挤出京,唐玄宗赐金放还 。此后,李白在江淮一带盘桓,思想极度烦闷,又重新踏上了云游祖国山河的漫漫旅途 。李白作此诗时距李白被唐玄宗“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 。
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另一好友元丹丘的颍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 。诗人在政治上被排挤,受打击,理想不能实现,常常借饮酒来发泄胸中的郁积 。人生快事莫若置酒会友,作者又正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际,于是满腔不合时宜借酒兴诗情,以抒发满腔不平之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