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解读 为尹消得人憔悴( 二 )


二是读者层面,阅读本是一种创造性活动 。读者对作品的理解,不是被动的反应,不是照相式的还原,而是能动的感悟和自由的联想 。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常常超越作者所要表达的原意 。古人所谓“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未必不然”,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是为爱情相思而不悔,读者却完全可以理解成为了理想追求、为事业奋斗、为科学研究而甘心投入,无悔付出 。
中国诗歌一直有比兴的传统,屈原的《离骚》就建立了香草美人以比君子的抒情范式:善鸟香草,以配忠贞;恶禽臭物,以比谗佞;灵修美人,以媲于君;宓妃佚女,以譬贤臣 。
【为伊消得人憔悴的解读 为尹消得人憔悴】在古代诗歌中,有时表面上是写女性佳人的美丽,实际上是象征男性的才华与品德,如曹植的“南国有佳人,容华若桃李”,杜甫的“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都是诗人自喻 。有时写对女性佳人的追求,实际上是象征对理想的追求、对道德的追求、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苏轼在《赤壁赋》中所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渺渺兮余怀,望美人兮天一方”的“美人”,也不是指女性,而是喻指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自由生活的期盼 。有了这种抒情传统,读者将写爱情的“衣带渐宽终不悔”,理解为对人生、对事业、对学问追求的不悔,也就自然而然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