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二 )


同样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曹操本人就在冲进城的曹军中,他们很快遭到了吕布的埋伏,濮阳城内瞬时成为战场 。曹操大概发现上当了,于是折返回来,双方在南城门附近展开激战 。这一仗打得很激烈,曹军进来的都是骑兵,在巷战中没有优势,吕布早有准备,手下将士们的弓弩更为实用 。曹军被射伤无数,但他们作战异常顽强,尤其是中间簇拥着的一队人马,虽然处于劣势仍猛冲猛杀,转眼就到了南门附近 。
城门处,曹军自己放的火此时仍烈焰升腾,一片火海 。曹军将士杀到此处,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奋不顾身地冲进了火海 。有人顿时身上被烧着了,有的战马受惊,四处乱窜 。曹操带头冲进火中,结果被烧伤了左掌,并且从马上掉了下来,《三国志》记载:“太祖阵乱,驰突火出,坠马,烧左手掌 。”危急之中,曹操手下一个名叫楼异的司马把曹操扶到马上,曹操这才幸免于难 。曹操的部将夏侯惇也冲进城中,被射瞎一只眼,军中从此送他一个“盲夏侯”的外号 。
曹操与吕布之间的这场濮阳之战,最终还是以曹操的胜利而结束了 。由于后面的战略形势越来越不利于吕布,吕布在兖州呆不下去,最终只得撤出濮阳 。不过,在濮阳争夺战的开始阶段,曹操却没有占上风,尤其偷袭濮阳的行动中了吕布的计谋,曹军损失很大,曹操本人几乎死在城中,对曹操来说,这是一次军事上的败笔 。
同样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在偷袭濮阳的作战中,曹操下了破釜沉舟的决心 。濮阳对于曹操来说太重要了,拿下濮阳,解决了吕布,兖州之乱就平息了一大半,所以曹操太想一战而成了,正因为心太急,这才上了当 。不过,曹操率领人马进城时还没有发现上当,他是抱着“只许成功,不能失败”的决心进的城,所以在城门处放火,自断退路 。《孙子兵法》说:“令发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卧者涕交颐 。投之无所往,诸、刿之勇也 。”平时战斗力或许一般,但得知自己没有别的退路时,人的潜能会进一步爆发出来,曹操认为这就是“必死之计” 。
这次偷袭没有成功,失败的原因也不是曹操采取的“必死之计”,而是曹操在没有详细考察的情况下轻易冒险 。假如田氏的投诚是真的,吕布在城中并没有防备,那么曹操进城之初下令放火烧城门的做法就是可取的 。敌我双方力量接近,“狭路相逢勇者胜”,那一刻谁更能激发出身上的血性与勇力,谁就能占据上风,也许平时势均力敌,但这时就会略胜一畴,就是这胜出的一点点,就能决定谁是成功者谁是失败者 。如果曹操将濮阳一举拿下,他放火烧城门的举动也许会与背水一战、破釜沉舟一样成为“必死之计”的另一个经典 。
所以,“置之死地”能不能“后生”,不仅取决于计策本身,还要看条件和环境 。《汉末英雄记》记载,公孙瓒手下将领被敌人围困,向公孙瓒求援,但公孙瓒不出兵相救,理由是:“救一人,使后将恃救,不肯力战 。”能救故意不救,理由竟然是如果救了这一个,以后将领们再遇到类似情况就有了依赖心理,就不会死战,所以不去救,公孙瓒自以为他这样做以后大家肯定会奋力自救 。公孙瓒的说法貌似有理,似乎也是“置之死地而后生”理论的运用,但他这是对兵法的误解与误用 。
同样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意思


“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目的不是寻“死”,而是求“生”,至少是激发“生”的希望 。在极端劣势情况下,人的主观能动性无论如何发挥都无法“生”,这时就不能乱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战术,该撤退的要及时撤退,该求援的要及时求援,眼铮铮看着部下去送死,这样的统帅得不到大家的拥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