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碧桂园,大象转身

碧桂园|碧桂园,大象转身

一向号称深耕三四线城市的宇宙房企碧桂园 , 也在逐渐调整方向 。 大象转身 , 以适应丛林 。

去年以来的房地产行业调整 , 让房企们加速认清现实:新房开发总量即将进入萎缩周期 , 房企之间的分化加剧 。
随着城市化进入新阶段、人口分布从增量进入到存量时代 , 一二线核心城市价值提升、三四线城市失去动能大量“鹤岗化” , 几乎成为行业共识 。
销售额增速下降、盈利能力下滑之后 , 碧桂园便开始放缓新城市的布局速度 , 围绕五大城市圈拿地 , 将筹码尽可能转移到赢面更大的那一方 。 去年核心城市集中供地 , 公司一改之前的“与世无争” , 数次出手拿下多个项目 , 其中以北京和上海为重点 。
2021年销售额罕见下降未完成既定目标 , 收入两位数增长但毛利率跌破20% , 净利率连续4年下降 , 去年缩水三分之一 , 以及如影随形的去化压力、债务压力 , 都会逼迫碧桂园加快转身的速度 。
短期改善业绩是动力之一 , 更重要的是 , 立足于长远发展 , 公司嗅到了正在逼近的危险信号 。

盈利能力连降
4月4日 , 碧桂园(02007.HK)披露3月未经审核营运数据 , 公司权益销售额301.1亿元 , 同比下降42.9% , “金三”落空;一季度 , 权益销售额合计992.3亿元 , 同比下降28.9% , 延续了2021年下半年以来的下滑趋势 。
去年 , 公司高开低走 , 上半年销售额屡创新高 , 6月份开始“哑火” , 全年实现权益销售额5580.0亿元 , 同比下降2.22%——这是宇宙房企碧桂园十几年来首次出现销售业绩下滑 。
2018年-2020年 , 公司楼盘销售均价分别为每平米9266.6元、8853.6元、8475.6元 , 去年降至8402.4元 , 今年一季度再度将至7650.7元 , 亦未能扭转下滑趋势 。
2021年 , 碧桂园收入5230.6亿元 , 同比增长13.0% , 但公司股东应占利润同比下降23.5%至268.0亿元 。
因为销售成本上涨 , 公司去年毛利率为17.7% , 较上年的21.8% , 下滑了4.1个百分点 。 值得一提的是 , 碧桂园2018年达到27.0%的毛利率高峰后 , 一路下滑 , 终于在去年跌破了20% 。
行业艰难时刻 , 公司大幅压缩费用 , 营销及市场推广成本和行政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较上年下降0.5个百分点——此前闹得沸沸扬扬的碧桂园讨薪事件 , 不知道是否与此相关 。
即便如此 , 也未能挽救盈利水平 , 公司净利率降至5.1% 。 此前4年 , 分别为11.5%、9.1%、8.1%、7.6% 。
最近大半年 , 除了提振销售业绩 , 碧桂园的工作重点切换到了降负债和稳股价上 。
截至2021年底 , 公司总借贷下降至3179.2亿元 , 净借贷比率为45.4% , 较上年底优化10.2个百分点;同期 , 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合计1469.5亿元 , 较上年末减少202.0亿元 。
去年 , 控股股东斥资数十亿港币 , 增持3.28亿股公司股份 , 占到了公司总股本的1.42% 。 但是 , 公司股价仍然在过去的一年多里跌跌不休 , 市值一度跌破800亿港元 。
直到近期 , 房地产行业酝酿周期切换 , 碧桂园率先拿到农行的200亿元和招行的150亿元并购贷款 , 市值才有所恢复 , 近期逼近1500亿港元 , 但距离近年高点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
地产巨头转身
杨国强估计怎么也没有想到 , 艰苦创业30年 , 正当自己准备退居幕后 , 将公司彻底交给子女的时候 , 房地产行业迎来了至暗时刻 。
碧桂园1992年起步于南方小镇广东佛山顺德北滘镇 , 2017年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房地产企业 , 并连续多年进入世界500强榜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