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二 )


当然了,满清推行“剃发令”是既定政策,不能全赖在孙之獬一人身上 。即便没有孙之獬的迎合之举,满清也会一如既往地将“剃发令”贯彻到底 。只不过孙之獬刚好迎合了满清而已 。
顺治三年,孙之獬因在招抚江西时玩忽职守,将朝廷官职私相授受,擅自为军事将领加官 。这引起了清廷的猜忌和怀疑,于是他被贬职回到家乡淄川 。
恰好在此时,高苑人谢迁率千余众组成义军,举起大旗反清 。

孙之獬为什么提出剃发易服


顺治五年7月,义军攻到临川城下 。淄川知县刘修己病急乱投医,抓住赋闲在家的孙之獬这根稻草,希望他能施以援手 。
没想到,临川城内的义军细作乘人不备,里应外合,从城墙上垂下绳索,引导义军士兵攀上城墙,进入城内,并打开了城门 。临川城瞬间被义军攻破了 。
孙之獬成了义军的俘虏 。
谢迁劝说这位朝廷前高官投降,却遭到了孙之獬的破口大骂 。义军只好将他关入大牢,希望他能改变初衷 。但孙之獬仍然怒骂不止,而且一连绝食五天 。
被逼急的义军想出了一个损招,将孙之獬的4个孙子绑来,逼迫他投降 。但孙之獬还是不为所动,宁死不降 。义军又当着孙之獬的面,逐一砍下了他孙子的人头,孙之獬依然高声叫骂 。
气疯了的义军,随后用针线把他的嘴唇缝了起来,还是阻挡不了他发出低吼的呜咽声 。最后,义军将他肢解了 。
当然,有一种传说来自于谈迁的《北游录》 。说义军对孙之獬的变节行为深恶痛绝,在将他杀死后,用锥子遍刺其身,并插上头发,意为“我为汝种发”,以报复他上疏“剃发易服”的行为 。
不过,这种传说不见于任何正史书籍 。
倒是孙之獬死后,清廷不但没有为他发放一丁点抚恤,反而后来还将他编入了《贰臣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