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专家解读大数据AI如何抗“疫”( 二 )


“我们在鼓励使用数据进行创新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应该公开讨论隐私保护的风险和问题,探讨从技术、政策等方面如何做得更好 。 ”文继荣说,“为保证数据安全可靠,可以建立数据分级分类管理机制、数据加密机制、关键数据传输协议及安全通道 。 ”
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钹也认为中西方存在隐私保护的差异 。 “我国隐私保护的核心问题是不滥用个人信息 。 避免滥用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定法律、规则,限制滥用行为;另一方面是发展安全、可靠、可信赖、可扩展的AI技术 。 ”张钹说 。
平战结合 “数战数决”
实际上,如何应对突发性高传染病毒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直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难题 。 下一次疫情到来时,我们可以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吗?
精鼎医药亚太区真实数据负责人冯胜参与了新冠临床试验数据分析工作,他回忆道:“很多数据处于零散阶段,是疫情期间大数据利用的一个重要问题 。 ”
文继荣也认为这种“数据孤岛”应该被打破,“与公共卫生事件相关的很多数据散落在各个政府部门、互联网、电信运营商、物流等企业,以及民航、高铁、公交车、网约车等公共出行系统中,未能得到有效汇总和利用” 。
此外,文继荣还提出:“数据的动态性、安全性和决策的及时性,都是疫情期间制约大数据发挥作用的因素 。 ”
为打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大数据服务平台,文继荣认为,首先要实现公共信息互通共享,打破各部门“信息孤岛”,实现计算、数据等资源完全共享,形成统一的数据标准、数据对策模块化 。 其次要适应数据海量增长,有效满足需求,提供充足资源 。 此外要实施精确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决策,探索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模型,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数字信息预警体系 。
【院士专家解读大数据AI如何抗“疫”】当前疫情还未获全胜,如何运用大数据服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摆在国家乃至世界面前需要长远考虑的“必答卷” 。
“要通过‘平战结合’的思路,建立多种数据采集渠道,围绕关键数据的采、治、用、管、研,建立应对公共卫生事件和应急事件的完善系统和规范工作流程 。 ”文继荣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