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滥用引争议 使用要有温度更要守法度


人脸识别滥用引争议 使用要有温度更要守法度



近日, 备受关注的“人脸识别第一案”一审公开宣判——杭州市民郭兵诉杭州野生动物世界一案中, 法院判决杭州野生动物世界赔偿郭兵合同利益损失及交通费, 删除其办理指纹年卡时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内的面部特征信息 。
“第一案”的落槌, 再度激起对人脸识别等个人生物识别信息安全话题的讨论 。 如何让人脸识别即便捷、又安全, 成为社会各方的关注焦点 。
落地场景多 滥用引争议
选好商品, 在柜台前选择刷脸支付, 通过人脸识别后, 只需输入手机号码后几位就可完成付款——在北京一家甜品店内, 不少消费者通过刷脸支付设备为所购商品结账 。
“刷脸支付比手机扫码还要便捷一些, 解决了手机没电时的支付难题 。 对很多不会用手机的老年人来说, 刷脸支付也可以减少不便 。 ”消费者胡荣说 。
近年来, 金融支付成为人脸识别技术的“主战场” 。 同时, 在安检安防、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诸多场景, 人脸识别技术都有用武之地——高铁告别纸质车票后, 刷脸进站极大提升了效率;明星演唱会上, 人脸识别协助抓获逃犯, 立下奇功;一号难求的大医院, 人脸识别将号贩子拒之门外;疫情防控期间, 人脸识别助力人群动态管理, 成为防疫抗疫的利器 。
在全球范围内, 人脸识别的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 有数据显示, 到2022年, 全球人脸识别市场规模将达75.95亿美元 。 而在中国, 人脸识别的相关企业已突破1万家 。 作为新兴的身份认证手段, 便捷高效的人脸识别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
随着人脸识别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日益紧密, 对于该技术的滥用与安全之忧, 近来频频引发争议和讨论 。 在“人脸识别第一案”中, 原告郭兵便是对动物园“刷脸”入园的要求提出“挑战”, 以服务合同违约为由, 将杭州野生动物世界告上法庭 。
用户和消费者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 。 近日, 一些地方的售楼处安装了人脸识别系统, 以此辨别客户类型, 有的购房者不得不“戴头盔看房”, 以防被开发商“割韭菜” 。 此前在部分城市, 人脸识别系统还曾应用于分类投放的垃圾桶上, 甚至出现在用于监控学生行为的课堂上, 类似行为引发了不小的争议 。
信息频泄露 储存有隐患
对于人脸识别的担忧, 大多源于面部信息泄漏的安全隐患 。
据专家介绍, 人脸识别是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 即利用人体的生理特征, 通过计算机进行个人身份鉴定 。 如果说同为生物识别的指纹识别需要主动“画押”, 人脸识别则可以在悄无声息中完成 。 一旦人脸及其相关信息“落入贼手”, 民众的合法权益极易遭受侵害 。
今年7月, 有不法分子在电商平台贩卖人脸信息 。 以五毛钱一份的低价打包出售后, 被盗的人脸信息被用于虚假注册、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 。 近年来, 杭州、深圳等地警方破获的盗用公民个人信息案中, 犯罪嫌疑人均使用了“AI换脸技术” 。 在非法获取公民照片后, 通过“照片活化”的方式生成动态视频, 成功骗过人脸核验机制, 进而为犯罪团伙提供黑产服务 。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测评实验室副主任何延哲说, 目前网络黑市中售卖的人脸信息, 很多并非单纯的“人脸照片”, 而是包含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等公民个人身份信息 。 如果人脸信息同其他身份信息或行踪信息相匹配, 就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于从事犯罪活动 。
人脸信息泄漏的隐患主要在存储环节 。 专家介绍, 目前人脸数据一般存储于人脸识别应用的运营方或技术提供方的数据库中 。 无论是在本地服务器还是在云端, 一些企业缺乏有效的安防措施 。 一旦服务器遭到入侵, 人脸数据就面临着泄露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