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娃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由来的?( 二 )

“甘州人谓不慧之子曰‘瓜子’,殊不解所谓 。后读唐书贺知章有子请名于上,上笑曰:‘可名之曰孚’,知章久乃悟上谑之,以不慧,故破“孚”字为“瓜子”也 。则知瓜子之呼,自唐以前已有之 。“
根据上述说法,“瓜子”的来由倒是因为著名诗人贺知章的一个玩笑,将“孚”字改为“瓜子” 。关于“瓜子”这种来源的说法曾经被收录到一九三七年版的《辞海》中,但是后续几个版本的《辞海》中又未收录“瓜子”一词 。推究其原因,或许是因为新旧《唐书》中并未有“贺知章有子请名于上”的相关记载,怀疑黎士宏印证古书的可靠性,所以又将“瓜子”这一词源删除未收录 。
瓜娃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由来的?


贺知章画像不过后来在《汉语大词典》中,又“新”增加了一个关于“瓜子“的出处 。唐代的郑綮在其《开天传信记》中写了这样一个故事 。
“贺知章涕泣上,上日:何所欲?知章日:臣有男未有定名,幸陛下赐之,归为乡里荣 。上曰:……卿子必信顺之人也,宜名之日孚 。知章再拜而受命 。知章久而谓人日:上何谑我耶 。实吴人,孚乃瓜下为子,岂非呼我为瓜子耶!”
贺知章之所以认为皇上用“瓜子“来戏谑他,是因为”瓜子“是春秋时期居住在秦岭山区的一只少数民族后裔 。时人认为这只名为“瓜子”的少数民族“其人甚诚蠢,山居艰于自给,多出外卖其身,作耕种、推磨诸事,极苦不辞 。每有劳役,虽胼胝困顿,而操作终不辍,以其蠢也,人谬谥之日‘傻瓜!’”这样一引经据典,该种说法倒是有几分可信度 。不过老实巴交、不会拒绝、不会偷懒的“瓜子”被时人认为是愚蠢的表现,这也是唐代的“人心不古” 。第三种说法是“刘全进瓜说” 。《西游记》第十一回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有个叫刘全的均州人,他是开珠宝店的,家里有点小钱 。有一天他的老婆李翠莲在家门口做针线活,遇到了一个化缘的和尚,便把头上的金钗拔下来为作斋礼 。刘全回到家晓得了这件事,骂她老婆李翠莲不遵妇道 。李翠莲气不过,便自缢而死 。他们两个的一双儿女年幼,昼夜悲啼 。刘全心中后悔无比,便将皇榜揭了,准备见了唐太宗以后以死进瓜 。这件事又关唐太宗啥子事情呢?原来唐太宗李世民有一次做梦,梦到自己斩泾河老龙王被其索命,于是魂游地府,后被放回来答应要给十殿阎罗奉送瓜答谢,于是便欲找人送到地府去,于是就贴出来了皇榜找人 。刘全带着瓜到了阴间,十殿阎罗听明白了原委,于是查看生死簿发现刘全夫妻俩都有登仙之寿,于是就让刘全还阳,李翠莲还魂附身到刚去世的唐御妹李玉英之身 。结局自然是皆大欢喜的夫妻二人欢欢喜喜还乡 。
瓜娃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由来的?


“刘全进瓜”也是经典的戏剧剧目“刘全进瓜”故事,在四川地区广为流传 。当时的川人称“傻”为“刘”,把“傻瓜”称为“刘全进” 。有的地方“全、”和“前”不分,读为“刘前进” 。久而久之,人们就把“瓜”和“傻瓜”联系到了一起 。以上“瓜洲说”、“贺知章说”和“刘全进瓜说”三种说法,你觉得哪种说法更可信一点呢?不管怎样,“瓜子”的说法在巴蜀之地流传开来后,加上前面说得川人喜欢说“娃”,“瓜娃子”一词自然而然就在人们嘴里流传开来 。
瓜娃子是什么意思,是怎么由来的?


02 “瓜娃子”衍生出来的“瓜”系列方言自从“瓜”有“傻子”的含义后,川人便发挥了自己的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出了一系列“瓜”打头的方言 。不要以为骂别人“瓜娃子”是现代人的专利,这种说法从很久以前就流行开了 。比如“瓜子”一词在明末清初的《醒世姻缘传》第八十五回中出现过,那个时候说得是“乡瓜子” 。“乡瓜”也作“香瓜”,于是著名文人胡朴安在其《中华全国风俗志》下篇卷三中这样写道,“凡乡人初次进城,不知事理不知人情,俗谓之‘香瓜’ 。”时间再往后推,我们来看看现代文学大师李劼人先生作品里的“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