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岁前要求孩子“安静乖巧”,对孩子成长影响?( 二 )


如果上面两点全部说中 , 那就不奇怪为什么家里会出个“店小二”了 。 那么要让孩子有一个好性格 , 做真实的自己 , 你应该营造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呢?
爱一定要“无条件”
8岁以前的孩子 , ta的爱是“被爱” , 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不是自私 , 只是身心发展的必经阶段 。 8岁以后 , 孩子才可能会萌发“爱别人”的观念 , 比如:亲手制作一幅画作送给妈妈 , 为妈妈洗脚、捶背……这里要注意的是 , 有的孩子在大人教育或周围环境影响下 , 会先有这类行为 , 但这还不是真正地“爱别人”的认识 。 作为家长 , 特别是妈妈们 , 在与孩子的沟通交流中 , 一定要避免使自己的爱带上条件 。 恰当的做法是应该尽量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表现好或不好 , 都不影响爸爸妈妈对ta的爱 , 然后再对孩子的行为进行引导或纠正 。
孩子们看似年龄小 , 但对大人们的情绪变化有极为灵敏的反应 。 当家长情绪不佳或者对ta的关注不够时 , 孩子就会表现出过分乖巧或调皮 。 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 , 不要将自身的情绪波动与孩子行为表现挂勾 。 比如:妈妈因为工作不顺心 , 情绪低落 , 回到家一身低气压 , 对着孩子也冷冷回避 , 等到孩子讨好的行为出现后 , 情绪也平复了 , 才开始搭理孩子 。
表扬要有理有据
肯定孩子的话不能浮于表面 , 赞美孩子并不是没营养、没指向地乱夸 。 比如:孩子考了第三名 , 回家得意洋洋向你表功 。 过头的肯定:“太棒了!要什么奖励?” , 不痛不痒:“不错 , 不要骄傲”;较有效的肯定:“第三名 , 不错 , 你是做了什么准备才考出了这样的成绩呢?”在这三种基调的家长肯定回应中 , 最后一种是符合给予自信、回避自大的效果表达 。
最后 , 我想对爸爸妈妈们说 , 无论我们从小接受的是怎样的教育 , 被要求怎样表现;也无论我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一切 , 承受各种外界压力 , 用微笑掩饰一切心绪 , 都请给孩子表达真实感受的空间 , 允许他们偶尔的“放肆” 。 毕竟 , 孩子 , 就是孩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