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寺是谁设计的,紫禁城是谁设计的( 三 )


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于明神宗万历年间来华 , 在《利玛窦中国札记》中他详细记载了木材是如何通过运河运输到北京的 , 以及这些珍贵木材的价格 。据利玛窦书中介绍 , 一根上好的楠木价值3000金币 。
像这些贵重的木材运到北京如何存放 , 如何保管都是陈珪在进行前期的规划 。而且从历史上看 , 这些工作陈珪完成的很出色 。
谁是北京紫禁城项目总工程师?
不是太监阮安 , 而是工匠蔡信 。
目前互联网上一直有一种说法认为越南籍太监阮安是北京紫禁城总设计师 , 这是不对的;前面已经说了 , 紫禁城总设计师是刘基 。
而永乐四年 , 朱棣就已经着手营建北京了 , 并且任命陈珪为总负责人 , 永乐十五年开始修建北京紫禁城 。
而阮安于永乐五年才从安南(今越南北部)北上南京开始他的宦官生涯 , 此时的他还不足十岁 , 怎么可能会被朱棣委以重任?可能此时阮安连中国话都说不利索 。
阮安是在明英宗(朱棣之孙)时期主持修复了在永乐十九年四月被大火烧毁的紫禁城三大殿 , 这是他的主要功绩 , 但整个紫禁城工程并不是阮安主持的 。
不过根据《明太宗实录》 , 确实有大量越南工匠参与到了北京紫禁城的营建工作中来 , 因为《实录》里明确记载了朱棣要当时安南总兵张辅从越南选调一批能工巧匠赴北京参加北京宫殿建设 , 根据史料记载 , 张辅一共从越南征调了16700多名工匠北上 。
那么为什么说工匠蔡信是北京紫禁城总工程师呢?
历史上关于蔡信这位传奇工匠的史料记载很少 , 但是我们还是能从蛛丝马迹里找出蔡信这名工匠是北京紫禁城总工程师的证据 。
首先 , 可以确定的是蔡信是一名地地道道的匠户 , 而且是一名木工 , 但是他在洪武年间就因为工程营建做得到 , 而被朱元璋晋升为营缮所正 , 营缮所是明初工部下面安置工程技术人员的一个机构 , 设所正一人 , 正七品;所副二人 , 正八品;所丞二人 , 正九品 。
蔡信在洪武年间就已经是所正了 , 而营建了南京新城以及南京紫禁城的蒯福只是营缮所丞 。
永乐中期蔡信已经被朱棣提拔为工部正五品的营缮司郎中 , 负责主持北京宫殿具体营造工作;而此时另外两位据传主持修建紫禁城的工匠杨青还只是正九品的营缮所丞、而蒯福的儿子蒯祥此时才20多岁 , 连正式官职也没有 。
以蔡信、杨青、蒯祥这些匠户出身的技术官僚而言 , 他们职务的提升也意味着皇帝对他们技术的认可 , 而三人里又以蔡信的官职最高 , 应该说蔡信是当之无愧的紫禁城总工程师 。
而且蔡信也是匠户出身官员里最早晋升为侍郎的 , 永乐十九年(公元1421年)因营建紫禁城有功 , 蔡信被朱棣拔擢为工部右侍郎 , 杨青要到明英宗正统六年(1441年)才晋升为工部右侍郎 , 而蒯祥要到景泰七年(1457年)才晋升为工部右侍郎 。
《明史·张本传》里也有蔡信的记载:“宣德初 , 工部侍郎蔡信乞征军匠家口隶锦衣卫 。”
另外 , 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历史研究所教授谢敏聪在其大作《紫禁城的规建与沿革及其评价》里也高度评价了蔡信对北京紫禁城的贡献:

事实上 , 对北京紫禁城的规划设计最大的还是蔡信 。蔡信具有瓦、木各作的丰富知识 , 精湛的设计才能与干练的经验 , 能深入实际工程 , 深入各作之间 , 共同讨论 , 使设计与施工紧密结合 , 因此他的设计方案为各作所敬佩 , 并密切配合完成 。紫禁城宫殿在营建中能够顺利施工 , 这与设计师蔡信的专业知识、工作方法与智慧有重要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