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 二 )


在这种情况下, “深插式钢圆筒快速成岛”这一在世界范围内都属首创的新技术被正式提出 。 根据设计, 120个巨型钢筒被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 然后在中间填土形成人工岛 。 每个圆钢筒的直径22.5米, 几乎和篮球场一样大 。 其高度55米, 相当于18层楼的高度 。
另外, 大桥深水无人对接的公路沉管隧道同样堪称世界最大难度, 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海底无人对接, 对接误差必须控制在2厘米以内 。
“凝聚着全体建设者智慧和心血, 融入了全体建设者精神和灵魂的港珠澳大桥未来120年甚至更长时间将屹立于珠江口伶仃洋上, 见证粤港澳三地的融合与发展, 见证祖国的强盛 。 ”面对9年多来披荆斩棘、攻坚克难无数的大桥,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局长朱永灵深情不已 。
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400多项新专利, 7项世界之最, 整体设计和关键技术全部自主研发, 科研创新可谓港珠澳大桥建设中的题中之义 。 在这一大国重器的背后, 不光有千千万万建设者的汗水, 更有不少为其提供强有力科技支撑的团队 。
不久前, 横亘在伶仃洋面上的大桥经受了强台风“山竹”的考验, 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 就连桥面上护栏、路灯都安然无恙, 再次刷新了中国制造的水平 。 在这一成就的背后,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教授李克非团队对于长期耐久性设计的攻关贡献良多 。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反复论证, 李克非和他的团队的设计成果凝结为港珠澳工程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质量控制指标 。
2010年, 大病初愈的华南理工大学教授张肖宁收到了港珠澳大桥管理局的委托, 受命承担港珠澳大桥16公里连续钢箱梁和大跨径钢箱梁结构桥梁的沥青铺装技术研究任务 。 “钢箱梁桥面铺装是路面工程中极为特殊的铺装类型, 是直接提供舒适安全的车辆行驶条件的重要工程, 是代表桥梁建设水平的‘面子’工程 。 ”张肖宁说 。
华南理工大学派出导师, 利用节假日等休息时间在工程营地报告厅内为大桥建设者上课, 在7年多的时间里为大桥岛隧工程项目培养了56位工程硕士 。
“世纪工程的完工, 超级难题的解决, 是千千万万的人努力的结果 。 ”李克非表示 。 在大桥设计和建造的14年当中, 共有21家企事业单位, 以及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大学、长安大学、中山大学等8所高等院校, 在包括水文、气象、地质、地震、测绘、环境等各方面展开了51项专题研究 。
【港珠澳大桥背后的科技支撑】如今, 中国的桥梁和高铁一样, 已经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 。 而随着这张名片一同递出的, 是我们身为国人的自信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