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二 )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描写了这样的画面:大雪纷纷,一行人从辕门骑马出来,走到山边空旷处,大家停马说了一会话,然后拱手相别.离开的人策马转过山腰,消失在茫茫大雪中.雪地上朋友离去的马蹄印,一直延伸到山路的尽头.而送行的人,依旧站在原地,向朋友离去的方向久久凝望,离别的依依不舍以及悲伤,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惆怅和抑郁 。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这两句是岑参的名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最后俩句,全文是这样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此诗是岑参边塞诗的代表作,作于他第二次出塞时期 。这时,他很受安西节度使封常青的器重,他的大多数边塞诗成于这一时期 。唐朝时,部队里不仅有带兵打仗的武官,还有负责公文书信等文字工作的文官,这样给了一部分文人去边塞参战的机会,边塞诗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岑参就是这些文人中的一员 。
武判官名叫武就,是中唐一代名相武元衡的父亲 。武就和岑参此时都在封常清的手下任文职官员,他的任期已到,将要辞别众人回到京城长安 。这首诗共有十八句,我们可以把它分成两部分来理解 。第一部分是前十句,写"边塞的大雪";第二部分是后八句,写"送别武判官" 。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首先诗人告诉我们胡地开始下雪和中原地区的时间不同,八月开始大雪飘飘,胡地暴雪之大,简直超出了我们的想象 。一夜大雪,好像长安地区的千万株梨树一夜盛开,这一句是千百年来的咏雪佳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接着叙述胡地之天寒:将军冻得手拉不开弓,铁甲不敢穿在身上,沙漠里冰雪纵横,天空中常常是浓云密布,大雪随着北风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铺天盖地而来,自然条件之恶劣可见一斑 。
后八句写送武判官,但是直接对武判官的着墨并不多,重点还是描写天地间的奇景和边塞的苦寒 。就是在这严寒的环境下,在中军大帐中置酒送别武判官,里面胡琴琵琶羌笛乐声震天,边歌边舞,开怀畅饮,宴会一直持续到暮色降临 。归客在暮色苍茫中迎着纷飞的大雪步出帐幕,冻结在空中的旗帜在大雪的辉映下鲜艳无比,就像是威武不屈的将士们 。
山回路转不见君的下一句


最后俩句"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武判官的马沿着曲折的山路越行越远,逐渐消失,能看见的唯有那留在雪地上的清晰的马蹄印迹 。最后这两句,表现了作者此时两种复杂的心情:一是对友人一路的担心,毕竟胡地气候恶劣,天气无常,希望友人一路平安到达京城 。二也隐约表现了此时诗人心中的怅惘之情:因为在唐代,出征边塞是职位晋升的一种途经,武判官这次归京,就是结束了自己在边塞的任职历程,回京之后,官位一定得以晋升 。而岑参自己呢,还在这酷寒之地,什么时候也能像武判官一样回京得以晋升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