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黑暗系网名男生 孤独黑暗系网名( 二 )


“不思量,自难忘”哀思万缕,盘结于心,解不开,亦拂不去,深沉绵邈 。不去想它,却又实难忘怀 。在生活中,有时会出现某种缠绕心间、摆脱不掉的思绪,这种体会几乎人人都有 。这里,作者用最平常的语言,作了最真实动人的描绘 。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亡妻之坟在眉州,与诗人所在的密州遥隔千里 。千里之外,没有自己相伴身边,想见得她一人独卧泉下,该是何等的孤寂凄清 。“无处话凄凉”一句,说者多解释为诗人自己因仕途坎坷、潦倒失意,因而产生的满怀悲情愁绪,无法向千里之外长眠地下的爱妻诉说 。寻索下句词意,这种解释自然是不错的 。但又还不够 。此句从“千里孤坟”而来,自应包括亡妻亦无法向千里之外的诗人诉说凄凉在内 。这两句直承开首“两茫茫”句意,同样是将无知作有知写,是概括了生者与死者两个方面的 。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揣其语气,这三句便是诗人在向亡妻诉说“凄凉”了:我们即使能够相见,看见我这般风尘满面、两鬓斑白的衰颓模样,也一定认不出来是我了 。死生异路,怎能重逢?不得重逢而切盼其重逢,设想其重逢,所以用了一个“纵使” 。“纵使”表让步,其效果却是使感情的发展更逼近了一层,下面说相逢而不相识,这比之不能相逢,更加使人不堪 。“尘满面,鬓如霜”,寥寥数字,一位被生活折磨、受痛苦熬煎,风尘满面,两鬓如霜的诗人形象,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的眼前 。这里刻画的是外部形象,却表现出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 。熙宁四年(1071),苏轼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在朝中受到排挤打击,因而请求出任地方官,先是通判杭州,三年后又移知密州 。仕途坎坷,遭际不幸,转徙外地,艰辛备尝 。可以说,跟妻子死别十年来的痛苦经历、感情,都含蕴在这六个字之中了 。作此词时,苏轼年仅四十,说“鬓如霜”不无夸张,但由此可见其生活之蹭蹬和心境之凄凉 。
上片写尽了相思之苦,下片即转入写梦 。因“思”而成“梦”,先写所“思”后写所“梦”,自然成章 。“思”是“梦”的基础,“梦”是“思”的幻化 。上片词意虽不涉梦,但写“思”即是写“梦”,仍然切合“记梦”的题意 。“夜来幽梦忽还乡”,笔墨轻巧地一转,即十分自然地折入写梦 。“梦”是“幽梦”,一“幽”字写出了梦境之缥缈朦胧 。“忽还乡”的“忽”字也值得玩味 。梦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也可以打破冥冥世界与人间社会的幽隔 。“忽”字写出了千里归乡之快速,亦写出了与亡妻相见之容易 。平时多少个日日夜夜,想望殷切而不可得,现在倏忽之间就变成了事实,这不是太快也太容易了么?唯其太快太容易了,便依稀透露出这不过是一种虚幻不实的梦境 。入梦是轻快的,所表现的感情却极为沉重 。仔细吟咏,不难体味出隐含其间的亦喜亦悲的复杂感情 。
“小轩窗,正梳妆”看似梦境记实,实际是恩爱夫妻平居生活的生动写照 。往时,不知有过多少次,爱妻在小轩中临窗梳妆,诗人一旁怀着愉悦的心情观看、欣赏,或许还指点评说呢 。诗人抓住了这一具有典型特征的生活片断,写出了一对年轻夫妻相亲相爱的和美关系和幸福生活的情景 。黑暗系女生网名两个字 。
“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十年死别,思念至苦,一旦相见,该有千种哀愁、万种凄凉要向对方倾诉;然而,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泪流满面,却是连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无言胜过有言,四目相视,两心相印,万千思绪尽在其中了 。孤独黑暗系女生网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