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登月过程,降落到月球表面与从月球表面升空是最难的 。登月舱分为上升段与下降段,整个飞船下去再起飞是难以完成的,因此只让登月舱自己落地,相对于放了一个小型火箭下去 。登月部分质量的减小意味着升空时所需燃料更少 。由于登月舱质量较小,因此不需要太大、太复杂的基地作为支撑,只需要一个相对简易的发射架 。下降段在降落时通过燃料推进减速,缓落,升空时又充当小型发射架留在月球表面 。
最主要这是在月球升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而且月球体积更小,意味着环月轨道离地表距离更短,升空距离也就更短 。当上升段点火升空到达环月轨道时再次与指令舱对接,阿姆斯特朗与奥尔德林带着土特产从上升段转移到指令舱中,指令舱与上升段脱离,服务舱点火加速进入地月轨道,抛掉服务舱,只剩下指令舱独自落入大气层中,至此土星五号最终只剩下指令舱返回 。
地月背景的支撑整个过程是在地月系统的背景下,地球引力大,逃逸速度大,月球引力小,逃逸速度小,在系统中地球主导了引力 。月球就像是在斜坡坡顶,一栋建筑的地下一楼,而地球是在坡底,一栋建筑的地下负十楼 。你想带大量物质从地球到月球,你需要非常大的能量,首先负重(燃料与物质)爬十层楼梯到一楼,然后爬坡到月球一楼,你嫌背燃料太累了就把回家的燃料留在了一楼,然后你下楼了,扔下一部分物资,再爬一层楼到一楼,背上回程燃料燃料加速冲向出建筑,扔掉所有东西,一路下坡奔向坡底,用指令舱仅剩的燃料,减速掉回地下十楼的地球 。
美国当时登月后航天员是如何从月球返航的?在月球表面有可以发射的条件吗?
月球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地球唯一的自然卫星,自古以来就被人类作为一个重要的探索目标 。从1959年至今,主要出现过两次月球探测的高潮,第一次是1959年-1976年,在此期间,美国和前苏联为了在太空竞赛中处于领先地位,陆续发射了很多月球探测器,并且都进行了各自的载人登月计划,其中以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最具代表性;第二次是1994年至今,以美国、欧空局、中国、日本、印度等为代表的世界主要航天大国都发射了无人月球探测器,并且制定了各自的载人登月计划,其中以美国的“重返月球”计划为代表 。
从人类探索月球的历程可以看出,月球探测是人类航天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和里程碑,而载人登月作为航天强国地位和综合国力的彰显手段,更是载人航天在未来发展中不克回避的任务之一 。对于载人登月工程来说,其登月飞行器组合体的飞行轨道设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与无人登月探测器的飞行轨道相比,载人登月轨道所受约束更为严格,除需满足任务实施的基本要求外,还要对可能发生故障后任务中止的应急返回能力做出考虑,因此,合理的飞行轨道设计是整个载人登月任务得以成功的重要前提 。
在整个载人登月工程中,月面上升段任务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阶段,从飞行轨道的设计来看,其任务是将登月舱从月面发射到指定的环月轨道,并与环月轨道上的返回舱完成交会对接 。环月轨道交会对接与近地轨道交会对接的主要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月球上没有大气,登月舱上升过程不存在阻力,只需要较小的推力即可进入环月轨道;一是月球具有慢自转特性,其自转周期为27天,倘若通过月球来等待共面交会条件,往往需要较长的月面停留时间,为了避免这一问题,登月舱的月面上升需要解决登月舱与返回舱的异面交会问题 。
从载人登月工程的飞行轨道的实施来看,月面上升轨道可以分为:动力上升段和交会对接段两个部分 。动力上升段,登月舱的推力发动机持续点火工作,不断提升登月舱的速度和高度,同时消除与在环月轨道上飞行的返回舱的异面差,最终将其送入与返回舱共面的预定环月轨道 。交会对接段,登月舱的推力发动机将采用脉冲推力模式,通过若干次的轨道机动,使登月舱与返回舱进行准确的交会对接,形成环月飞行组合体 。
推荐阅读
- 读《红楼梦》有感10篇 读红楼梦有感
- 读红楼梦有感15篇 红楼梦读后感
- 《从优秀到卓越》的读后感 从优秀到卓越读后感
- 重读长辈这本书800字 《我和我的父辈》精选
- 大班科学:《有趣的指纹》,有趣的指纹解锁
- 《心理学效应》笔记,什么是新闻新闻潜潜信息效应
- 三毛经典必看的作品 《三毛经典作品》
- 《红楼梦》读后感受 红楼梦读后感受
- 网页开发,《Web前端开发技术
- 《古墓丽影:崛起》画面及优化通关,古墓丽影崛起优化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