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正县砸碑后领导处理,方正县砸碑后处理结果( 三 )


方正县砸碑后领导处理,方正县砸碑后处理结果


假如臣当面答应了 , 以后又来提意见 , 这就是背后有意见 。这可不是稷、契对待尧、舜的态度 。”唐太宗碰了这个冷钉子 , 可谓自讨没趣 。贞观之治 , 大唐国力蒸蒸日上 , 直追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 , 而在西汉之武帝朝、东汉之光武朝 , 都有过泰山封禅的盛举 。唐太宗也就有了泰山封禅的想法 , 群臣也都热烈响应 。魏征却怪话多多 , 极力反对 。
唐太宗在退朝后问魏征:“你反对封禅 , 是不是认为我的功劳不高、德行不尊、中国未安、四夷末服、年谷未丰、祥瑞末至?”魏征直接揭唐太宗爱慕虚荣的老底 , 说:“车驾东巡 , 千骑万乘 , 耗费巨大 , 此举其实是图虚名而受实害之事 , 有什么值得做的呢?”唐太宗看着魏征一副欠揍的嘴脸 , 想发作又无从发作 , 封禅的事儿也因此黄了 。……从以上例子 , 我只看到唐太宗娇纵、溺爱魏征的成分 , 没看不出魏征对唐太宗有多尊重 。
我甚至怀疑 , 根本就是唐太宗一个人在努力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 。贞观十六年(642年) , 魏征刚死 , 唐太宗在史官面前非常严肃认真地说:“夫以铜为镜 ,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 可以知得失 。我常保此三镜 , 以防己过 。现在魏征过世 , 我失去了一面镜子啊 。”后来的清朝 , 类似“君臣相得”的剧情也在雍正帝和年羹尧之间上演过 。
打脸时刻 , 很快到来 。前文说了 , 唐太宗亲自给魏征撰写了碑文 , 书丹碑石 。此外 , 还下旨将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 。但是 , 魏征很不厚道 。魏征为人极工心计 , 一直以来 , 他写给皇帝的奏折都留有副本 , 并在死前交给了史官褚遂良 , 以求录之国史 。魏征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讪君卖直 , 为自己博取“致君尧舜上”的好名声 。同时 , 也是在正告世人:贞观之治 , 并不是皇帝有多英明 , 而是多亏有了一个魏征!这事被唐太宗知道 , 想想看 , 唐太宗在魏征面前“忍辱负重”之么多年 , 不就是想要给世人树立一个君臣相得的榜样吗?也就是说 , 你魏征想要博取好名声 , 唐太宗更想要博取好名声 。
现在 , 魏征要压低唐太宗来提高自己 , 孰可忍?孰不可忍?!最终 , “忍者神龟”唐太宗还是忍了下来 。魏征生前不知是出于什么心态 , 越位荐相 , 向唐太宗极力推荐杜正伦和侯君集 , 说二人均有宰相之材 。唐太宗按照惯例听从他的花言巧语 , 拔杜正伦为兵部员外郎 , 后又改任太子左庶子 , 侯君集则官至检校吏部尚书 。但这两人其实都是居心叵测之徒 , 暗中与太子李承乾谋议造反 。
老实说 , 脾气再好的人也忍不住了 。终于 , 唐太宗心性大乱 , 疯性发作 , 情绪失控 , 做出了不理智的行为:下旨解除把衡山公主许配给魏征长子魏叔玉的婚约 , 并对已入黄土的魏征进行“推倒碑石”“磨灭碑文”的侮辱 。这一举动 , 可谓得不偿失 , 唐太宗差点就毁掉了自己隐忍了十数年树立起来的“明君直臣”形象 。幸好 , 唐太宗反应快 , 借贞观十八年初东征高丽失利之机 , 在史官面前作懊悔状 , 沉痛万分地说:“如果魏征还在的话 , 决不会让我犯这个错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