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自珍儿子龚半伦,带路党( 三 )


二、举一个明成祖朱棣长子朱高炽的例子:朱高炽在永乐二年被立为太子,到永乐二十二年继承皇位成为明仁宗,足足当了二十年太子 。而当初朱高炽能当上太子,有一个人功不可没,他就是大明朝有名的大学士——解缙!作为皇帝且多疑的朱棣,最怕什么呢?最怕自己会变成宋文帝刘义隆,最怕自己会变成隋文帝杨坚,最怕自己成为唐高祖李渊!所以,虽然他早早就立了朱高炽为太子,实际上也是处处在提防他,尤其是他出京带兵打仗的时候,生怕一不小心就被断了后路,稀里糊涂就成了太上皇 。
所以,即使朱棣带兵在外打仗,让太子朱高炽监国,也是限制朱高炽行使监国权力,至少有以下三条权力,他是没有的:一是文武除罢、二是肆意朝贡、三是边境调发!说白了,一是剥夺了他的文武百官任免权,就是人事任免权;二是剥夺了他的外交权,没办法联络外援;三是剥夺了他的军事指挥权,发生任何战事,他都没权力调动兵马 。可见,作为监国的太子,代理皇帝,实际上都没有一个大内总管权力大呢!朱高炽曾经监国的时候批评了一名老臣,结果被朱棣知道后,大骂朱高炽,没事不要乱动朕的老臣 。
甚至朱高炽不允许独留或私见官员,且留下足够的人监视着太子,监视着东宫的一举一动,连一只鸽子都不放过 。三、而刚才提到的解缙就在这时候进京述职了,本想跟朱棣套套近乎,能回到京城工作,结果从二月等到了十一月,皇上就是没有班师回朝 。等不及的解缙选择了去见太子,史料上并没有记载解缙到底跟太子说了什么,甚至也没有记载他到底有没有见到太子 。
总之一直在暗处监视着太子,一直觊觎太子位置的另一位皇子朱高煦给朱棣偷偷打报告去了:“伺上出,私现太子,径归,无人臣礼!”后来解缙便是因此而死,毫无疑问,他的死,就是死在了皇上的猜忌,皇子的夺位之战中 。回到我们的题目:历史上那么多太子造反的事情,作为康熙帝,他必然也得提防,毕竟这时候被复立的太子,已经不是以前那个让自己满意的太子了 。
而太子胤礽犯了哪些错误呢?就是刚才我们提到的朱棣御驾亲征后,给监国的太子朱高炽下达的四不允许中的三个不允许:不允许私自任免官员,不允许私自接见官员,不允许私自撤防京城官兵 。太子胤礽监国的时候,这三项错误可是递进发生的,先是任意罢免官员 。把当初举荐老八胤禩的官员罢免了一大堆,甚至把前来劝阻的上书房大臣马齐都给罢免了 。
后是私自跟任伯安有书信来往,试图拿到百官行述,达到控制百官的目的,再有就是调动京城兵马,直接谋反了 。四、不要觉得康熙帝南巡完全是为了散心,为了察看民情,更多的考量则是考察太子胤礽,甚至专门等着太子犯错,以便拿下他 。之所以这样做,就是因为康熙帝太过重视名声,当初复立太子就有这方面的考虑:“朕只要将来,人家不骂朕是不教而诛的无道昏君,就心满意足了 。
”而在第二次废太子的时候,他跟张廷玉说的是:“如果朕再次废了太子,那么千秋万代之后,史书会怎么评述?”随后,他提出将任伯安的信再寄还给太子胤礽,一下子就把张廷玉搞迷糊了,问皇上,你这样一来,岂不是逼太子谋反吗?康熙帝嘴上冠冕堂皇地讲再给太子一次机会,实际上内心却异常坚定,朕就是要逼太子造反,只有逼着他反了,再废掉他,自己内心就没什么负担了:“那么列祖列宗在前,千秋史册在后,就都怨不得朕了 。
【龚自珍儿子龚半伦,带路党】”而在康熙帝整个计划中,还有两个人担任着重要角色,一个是老四胤禛,一个是老十四胤禵 。一个主内,在京城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动向,一个主外,在京城外控制住兵马,监视太子胤礽的外援部队 。而康熙帝宣布拟密旨给老四胤禛的时候,张廷玉不敢相信般地反问了一句:“四阿哥?”康熙帝见张廷玉疑惑,再次强调了一下,就是四阿哥!五、这个镜头一晃而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为什么张廷玉会疑问皇上给四阿哥下密旨呢?就是因为,在张廷玉的印象中,老四胤禛本该是太子胤礽的人啊,给他下密旨,回头他跟太子胤礽汇报了咋办?而且,老四胤禛本就不是能带兵打仗之人,一旦太子反了,他怎么控制京城的兵马?而最适合带兵打仗的,却是老十三胤祥,为什么康熙帝不给他下密旨控制兵马呢?原因就在于,康熙帝不认为老四胤禛是太子胤礽的人,却认为老十三胤祥是太子胤礽的人,或者认为老十三胤祥会讲情义,到时候反而坏了大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