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古城镇怎么样,淮河两岸的古城( 二 )


为什么说夏朝的问题是“中国考古学上的哥德巴赫猜想”?
这是两个完全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 。“哥德巴赫猜想”,我们这代人是从陈景润等的光辉事迹开始,知道了这个概念,那是“世界级难题”的代名词 。要攻克它,得几代人费尽九牛二虎之力,还只能是最大限度的迫近 。那么所谓夏朝(存在与否)的问题呢,在像甲骨文那样的当时的内证性文书出现之前,是个根本无解的问题 。它仅见于其后千儿八百年后人的追忆当中,属古史传说范畴,既不能证真,也不能证伪,存疑而已 。
在考古学上,夏王朝的存否问题则并非真问题,甚至可以说是近乎伪命题了 。王国维老先生当年用“二重证据法”证明了殷商王朝的存在,证据的两头一是“纸上之材料”二是“地下之新材料”,请注意二者均为文字材料,前者是传世文献,后者是甲骨文 。这是确认一个王朝真实存在的一道不可逾越或替代的门槛 。遗憾的是这“二重证据法”后来被泛用滥用,“地下之新材料”被认为还包括没文字不会说话的文物,于是,没有实证基础的猜想(猜谜)大行其道,以至于今 。
未来的哪一天,或许“地下之新材料”中又有内涵丰富的自证性文书出土,那本来无解的夏王朝问题,可能就会涣然冰释,不证自明或一证即明,从而结束半个多世纪以来沸沸扬扬兴师动众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猜想 。但那跟必须几代人前赴后继地戮力精进、刻苦钻研才能有所深入的“哥德巴赫猜想”问题有半毛相似之处吗,人们不禁要问 。。
中华上下5000年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的,你怎么看?
中华民族以悠久的历史为傲,常说“中华上下五千年” 。现在是公元2019年,如果按照五千年来算,中华文明应当是始于公元前三千多年 。可即使早到中原大地的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也已经是公元前二百年左右建立的了,在秦朝之前那三千年,到底去了哪儿呢?按照史书记载,中华文明最早的朝代是治水有功,受舜帝禅让而建立的夏朝,建国的大致时间是公元前2070年,距今四千余年 。
也就是说,即使加上夏朝,中华文明总共也就四千多年,这和我们宣称的“上下五千年”并不匹配,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呢?我们要先了解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的来源,其实,这个说法最早并不是中国人自己提出来的,而是出自清顺治年间来到中国的意大利传教士卫匡国(1614年9月20日-1661年6月6日),他写过一本《中国上古史》,向西方介绍遥远东方的国度中国,并在自己的著作中以上古伏羲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将伏羲时代的元年定为公元前2952年 。
他的这一说法在欧洲广为流传,得到了众西方史学家的认可,于是先是在欧洲,出现了“中华上下五千年”这一说法 。然而伏羲的神话色彩实在过于浓重,于是他关于中华文明历史的观点并没有被这一文明的继承人所采纳 。民国成立伊始,采用了以另一位稍微现实一些,且更能代表华夏文明的人物黄帝作为中华文明的源头,以他的诞辰公元前2698年当作纪元 。
1912年民国建立,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先生通令各省:“以黄帝纪元4609年为中华民国元年 。”按照四舍五入,也算是勉强达到了“上下五千年” 。按照社会学的定义:“文明是使人类脱离野蛮状态的所有社会行为和自然行为构成的集合,这些集合至少包括了以下要素:家族观念、工具、语言、文字、信仰、宗教观念、法律、城邦和国家等等 。
”在考古学界,“文明”的标准则是“城市、文字和国家制度 。”可是目前,我们最早的文明遗址发掘还停留在商代,以至于西方许多人质疑夏朝存在的真实性,没有实物证据,就难以证明文明的存在 。换句话说,秦朝以前的那三千多年里,有一千多年还被在埋土里,还仅仅被记录在史册或传说里 。要想向质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人证明,还需要考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需要一代代考古人的前赴后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