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流牛马是怎么走的,木牛马是怎么做的( 二 )


北宋前期官修“四大书”之一的《太平御览》卷七七五所引的东汉学者应劭的《风俗通》,是最早记载“鹿车”的典籍 。其曰:“鹿车,窄小载容一鹿也 。”陆游的诗《送子坦赴盐官县市征》中也提到了“鹿车”:“游山尚有平生意,试为闲寻一鹿车 。”这种说法认为,诸葛亮的“木牛流马”是在鹿车的基础上改进的,和后来的独轮车没有太大的差别 。
从考古发现来看,在四川的渠县出土有蒲家湾东汉无名阙背面的独轮小车浮雕,还有燕家村东汉沈府君阙背面的独轮小车,大致再现了“木牛流马”的模样 。这两种独轮车都很独特,其车形似牛似马,具有独特的运输功能 。木牛有前辕,行进时人或畜在前面拉,人在后面推 。而流马没有前辕,行进时不用拉,仅靠人推 。三国时蜀汉偏处西南一隅,马匹有限并且多被用于骑兵作战 。
运粮运草主要靠人力,这样,木牛流马便应运而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宋代典籍《事物纪原》卷八也认为:“木牛即今小车之有前辕者;流马即今独推者是,而民间谓之江州车子 。”《事物纪原》是宋代高承编撰的一部书,专记事物原始之属 。凡10卷,共记1765事此书“自博弈嬉戏之微,鱼虫飞走之类,无不考其所自来”,作者的考证功夫很深,所持之说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
但是,也有人认为独轮车的机械原理十分简单,无须大书特书,诸葛亮的本领也不至于如此平庸 。还有人认为,木牛、流马是新款的自动机械 。《南齐书》、《太平御览》,还有现在的《辞源》认为,三国之时,运用齿轮原理制作机械,已屡见不鲜,包括东汉毕岚所做的翻车,三国韩暨所做的水排,魏国马钧所做的指南车 。《南史》说:祖冲之“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
意思指祖冲之在木牛流马的基础上,造出更胜一筹的自动机械 。以此推论,三国时期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属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很有可能是令祖冲之感兴趣的、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否则祖冲之不会有兴趣拿它来作参考和对比 。从科学角度来看,“木牛流马”如果真的像书中所描述的那样可以不吃不喝还能走,这显然是不符合现代科学上的能量守恒定律的 。
因为如果“木牛流马”,要行走,必定会消耗能量,当时并没什么石油、天然气之类的能源物质,它又不吃不喝,它从哪里得到能量?这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如果要造出像小说里描述的那种木牛流马来,就必须抛弃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 。同样,要造出“木牛流马”也必定会打破影响我们数代的“能量守恒”定律,必定是一个令世界瞩目的事迹 。
诸葛亮的木牛流马,真的存在吗?靠什么当动力?
【木流牛马是怎么走的,木牛马是怎么做的】

木流牛马是怎么走的,木牛马是怎么做的


木牛流马是真实存在的,并非后人杜撰 。2010年四川广元的一位木匠就造出了他的“木牛流马”,长2.08米,高1.4米,自重230斤,腹中可载420-450斤大米,后肢可以前后屈膝,以手推或牵为动力,可以行走在乡间小路,还可爬坡上行 。木牛流马的真实存在性不用怀疑,但并不是我们在三国演义里面看到的那样神乎其神,不用依靠外力,只需开启机关就能自动行走,这是被电视夸张神化了的 。
也就因为这样,所以很多人都不相信他的存在 。在陈寿的《三国志·诸葛亮传》中有明确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史书上说木牛流马可以“人不大劳,牛不饮食”,这意思很好理解,就是人不用费多大力,它也不用吃东西 。其实它本身是没有动力的,还是得靠人,不过它能大大的节省人力 。关于木牛流马的样子后人也有记载,北宋的陈师道有文字记载:“蜀中有小车,独推载八石,前如牛头;又有大车,用四人推,载十石,盖木牛流马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