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二 )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2 ,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篇一: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每空1分 , 共15分)1、从____顾炎武__开始 , 把古韵分成十部 , 至__段玉裁--分成十七部 , 王力分成___29_____部 。2、《庄子》注本到清代有_王先谦__的《庄子集解》和__郭庆藩_____的《庄子集释》 。4、近体诗的对仗中 , 有两种特殊的类型:___流水对___和__借对________ 。5、三十六字母中的齿头音是指___精清从心邪___ , 舌上音是指_____知彻澄娘____ 。6、七言律诗平起仄收式颈联对句的平仄格式是____仄仄平平平仄仄____ 。7、作为格律要求 , 律诗中_颔联___、__颈联____两联必须对仗 。一、名词解释(每题2分 , 共8分)1、韵目答:每一个韵部选用一个字作为代表 , (1分)这个代表韵部部类的字叫韵目 。(1分2、之为言答:古书释义术语之一 。(1分)是通过声音关系解释词义的方法 。(1分)3、粘、对答:所谓“粘” , 指上联的对句和下联的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大类 。(1分)所谓“对” , 是指每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 。(1分)4、疏答:又称“正义” , 古书注解的体例之一 。(1分)作者不仅解释正文 , 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 , 这种注解叫“疏” 。(1分)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每题1分 , 共25分)1、木直中绳 , 輮以为轮 , 其曲中规 。(1)b.3a28ga143144【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王力


3 , 古代汉语试题及答案中华书局(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9—12题 。李斯论(清)姚鼐苏子瞻谓李斯以荀卿之学乱天下 , 是不然 。秦之乱天下之法 , 无待于李斯 , 斯亦未尝以其学事秦 。当秦之中叶 , 孝公即位 , 得商鞅任之 。商鞅教孝公燔《诗》、《书》 , 明法令 , 设告坐之过 , 而禁游宦之民 。因秦国地形便利 , 用其法 , 富强数世 , 兼并诸侯 , 迄至始皇 。始皇之时 , 一用商鞅成法而已 , 虽李斯助之 , 言其便利 , 益成秦乱 , 然使李斯不言其便 , 始皇固自为之而不厌 。何也?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 , 其后世所习以为善者也 。斯逆探始皇、二世之心 , 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是以尽舍其师荀卿之学 , 而为商鞅之学;扫去三代先王仁政 , 而一切取自恣肆以为治 , 焚《诗》、《书》 , 禁学士 , 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 斯非行其学也 , 趋时而已 。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 , 斯之术将不出于此 , 非为仁也 , 亦以趋时而已 。君子之仕也 , 进不隐贤;小人之仕也 , 无论所学识非也 , 即有学识甚当 , 见其君国行事 , 悖谬无义 , 疾首嚬蹙于私家之居 , 而矜夸导誉于朝庭之上 , 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 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 , 而不吾罪也;知其将丧国家而为之者 , 谓当吾身容可以免也 。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 , 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 而以富贵之谋 , 贻天下之乱 , 固有终身安享荣乐 , 祸遗后人 , 而彼宴然①无与者矣 。嗟乎!秦未亡而斯先被五刑夷三族也 , 其天之诛恶人 , 亦有时而信也邪!且夫人有为善而受教于人者矣 , 未闻为恶而必受教于人者也 。荀卿述先王而颂言儒效 , 虽间有得失 , 而大体得治世之要 。而苏氏以李斯之害天下罪及于卿 , 不亦远乎?行其学而害秦者 , 商鞅也;舍其学而害秦者 , 李斯也 。商君禁游宦 , 而李斯谏逐客② , 其始之不同术也 , 而卒出于同者 , 岂其本志哉!宋之世 , 王介甫以平生所学 , 建熙宁新法 , 其后章敦、曾布、张商英、蔡京之伦 , 曷尝学介甫之学耶?而以介甫之政促亡宋 , 与李斯事颇相类 。夫世言法术之学足亡人国 , 固也 。吾谓人臣善探其君之隐 , 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 , 其为人尤可畏哉!尤可畏哉! [注释]①宴然:安闲的样子 。②谏逐客:秦始皇曾发布逐客令 , 驱逐六国来到秦国做官的人 , 李斯写了著名的《谏逐客书》 , 提出了反对意见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是不足以中侈君张吾之宠 中:符合 B.灭三代法而尚督责 尚:崇尚 C.知其不义而劝为之者 劝:鼓励 D.而终不以易目前之富贵 易:交换10.下列各组句子中 , 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因秦国地形便利不如因普遇之 B.设所遭值非始皇、二世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C.且夫小人虽明知世之将乱臣死且不避 , 卮酒安足辞 D.不亦远乎王之好乐甚 , 则齐国其庶几乎11.下列各项中 , 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小人之仕也 , 无论所学识非也 B.而大体得治世之要C.而以富贵之谋 , 贻天下之乱 D.一以委曲变化从世好者1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的阐述 , 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李斯以荀卿之学辅佐秦朝行暴政 , 致使天下大乱 , 作者则认为李斯是完全舍弃了荀子的说学 , 李斯的做法只不过是追随时势罢了 。B.作者由论李斯事秦进而泛论人臣事君的问题 , 强调为臣者对于国君的“悖谬无义”之政 , 不应为自身的富贵而阿附甚至助长之 。C.此文主旨在于指出秦行暴政是君王自身的原因 , 作者所论的不可“趋时” , “中侈君张吾之宠”的道理 , 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 。D.文章开门见山 , 摆出苏轼的观点 , 然后通过对秦国发展历史的分析 , 驳斥了苏说的谬论 ,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论证严密 , 逐层深入 , 是一篇典范的史论 。13.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每小题3分)(1)秦之甘于刻薄而便于严法久矣译文:(2)谓天下将谅我之无可奈何于吾君 , 而不吾罪也译文:(3)其始之不同术也 , 而卒出于同者 , 岂其本志哉译文:(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 完成11一14题 。送徐无党南归序欧阳修草木鸟兽之为物 , 众人之为人 , 其为生虽异 , 而为死则同 , 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 。而众人之中 , 有圣贤者 , 固亦生且死于其间 , 而独异于草木鸟兽众人者 , 虽死而不朽 , 逾远而弥存也 。其所以为圣贤者 , 修之于身 , 施之于事 , 见之于言 , 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 。修于身者 , 无所不获;施于事者 , 有得有不得焉;其见于言者 , 则又有能有不能也 。施于事矣 , 不见于言可也 。自诗书史记所传 , 其人岂必皆能言之士哉?修于身矣 , 而不施于事 , 不见于言 , 亦可也 。孔子弟子 , 有能政事者矣 , 有能言语者矣 。若颜回者 , 在陋巷曲肱饥卧而已 , 其群居则默然终日如愚人 。然自当时群弟子皆推尊之 , 以为不敢望而及 。而后世更百千岁 , 亦未有能及之者 。其不朽而存者 , 固不待施于事 , 况于言乎?予读班固艺文志 , 唐四库书目 , 见其所列 , 自三代秦汉以来 , 著书之士 , 多者至百余篇 , 少者犹三四十篇 , 其人不可胜数;而散亡磨灭 , 百不一、二存焉 。予窃悲其人 , 文章丽矣 , 言语工矣 , 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 , 鸟兽好音之过耳也 。方其用心与力之劳 , 亦何异众人之汲汲营营① , 而忽然以死者 , 虽有迟有速 , 而卒与三者同归于泯灭 , 夫言之不可恃也 。盖如此 。今之学者 , 莫不慕古圣贤之不朽 , 而勤一世以尽心于文字间者 , 皆可悲也!东阳徐生 , 少从予学为文章 , 稍稍见称于人 。既去 , 而与群士试于礼部 , 得高第 , 由是知名 。其文辞日进 , 如水涌而山出 。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 , 故于其归 , 告以是言 。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 , 亦因以自警焉 。(选自《居士集》)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 , 不正确的一项是A.逾远而弥存也弥:久长B.不见于言可也言:著作C.无异草木荣华之飘风荣华:茂盛D.稍稍见称于人稍稍:渐渐12.下列各组句子中 , 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一归于腐坏渐尽泯灭而已是鸟也 ,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B.是三者所以能不朽而存也师者 ,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C.而散亡磨灭赂秦而力亏 , 破灭之道也D.亦因以自警焉因遗策 , 南取汉中 , 西举巴蜀13.对下列句子的理解 , 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于身者 , 无所不获:只要修于身 , 就能施于事 , 见于言 。B.施于事者 , 有得有不得焉:建立个人功业 , 往往受社会环境条件的限制 。C.见于言者 , 则又有能有不能也:行文传世 , 往往受到个人天赋能力的限制 。D.今之学者 , ……皆可悲也:以竭尽文辞技艺求不朽 , 悲哀在于其舍本逐末 。1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 , 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感慨于当时学者“立言传世以求不朽”的世风 , 强调了“修身为本 , 精神不朽”观点 , 具有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 。B.颜回无甚功和言 , 竟然受当世和后世如此推崇 。文章以此为例 , 有力地说明了君子务本 , 修身立德 , 精神不朽的道理 。C.文中用“草木荣华之飘风 , 鸟兽好音之过耳”来比工丽文辞 , 意在说明立言是不能传世永存的 , 尽心于文字是可悲的 。D.文末“然予固亦喜为文辞者 , 亦因以自警焉”一句 , 意味深长 , 增添了劝诫的力量 , 更激励人自省自醒 。15.完成下面两题 。(8分)(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①其不朽而存者 , 固不待施于事 , 况于言乎?译:。②予欲摧其盛气而勉其思也 , 故于其归 , 告以是言 。译:。(一)9.D 10.B 11.A 12.C13.(1)秦国尝到(用)苛政(对人)的甜头并且认为严刑竣法是有利的已经很久了 。(2)他认为天下人将会谅解我对于我的国君的无可奈何(或没有办法) , 而不怪罪我 。(3)他们开始策略不同 , 而最终达到相同的目标 , 难道是李斯的本意吗?(二)11.C 12.A 13.A 14.C15.(l)①颜渊能够不朽而永存 , 固然不是凭借他的功业 , 更不必说是著作吧?②我想挫减你的锐气 , 勉励你树立求学之道 , 因此在你南归之时赠送此文给你 。(5分 。前句2分 , 后句3分 。意思符合 , 有欠缺酌扣 。)(2)夫童心者/真心也/若以童心为不可/是以真心为不可也/夫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若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人而非真/全不复有初矣(3分 。完全正确3分 , 有个别欠缺但不破断2分 , 有个别欠缺且破断1分 , 破断严重0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