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二行书作者是谁?附天下十大行书排名( 三 )


王珣(350—401年),字元琳,小字法护,琅邪临沂(今山东省临沂市)人 。东晋大臣、书法家,丞相王导之孙、中领军王洽之子 。初任桓温掾属,与谢玄俱为桓温所敬重,隆安元年(397年),迁尚书令 。于司马道子征讨王恭时为卫将军、都督琅邪水陆军事、假节,平乱后加散骑常侍 。工书法,其代表作《伯远帖》是东晋时难得的法书真迹 。
5. 天下第五行书:五代杨凝式《韭花帖》

天下第二行书作者是谁?附天下十大行书排名


被誉为“五代兰亭”
此帖纵26厘米、宽28厘米,纸本行书,是杨凝式的一封信札,正文共五十三字 。其内容是说,他午睡醒来之时,感到腹味舒适,此时恰逢有人馈赠用韭花做的食品,觉得非常可口,遂执笔表示谢意 。可以想象,书家此时的心境正是闲适之极,提笔作书,想必是“怏然自足” 。这样的心态所写出的作品给人深刻的印象便是轻松畅达、萧散有致 。该手卷引首处有乾隆帝(1711—1799年)八字行楷:“杨少师韭花帖妙迹”,中间正上方钤盖“乾隆御笔”朱文印一方 。董其昌(1555—1636年)曾说:“少师韭花帖,略带行体,萧散有致,比少师他书欹侧取态者有殊,然欹侧取态,故是少师佳处” 。此帖的字体介于行书和楷书之间,布白舒朗,清秀洒脱,深得王羲之《兰亭序》的笔意 。目前所知《韭花帖》有三本:一为清内府藏本,宋摹,即无锡市博物馆藏本,曾刻入《三希堂法帖》中;一本为台湾林氏藏本;另一本为罗振玉(1866—1940年)藏本,真迹,有珂罗版传世 。清宫旧藏,后流出宫外,现藏于无锡博物院 。此帖字体点画生动,结构端稳,风神简静,结体妍丽,并以精严的技巧表达出含蓄内在的文人之气,用笔一丝不苟,却不显得古板呆滞,巧妙地将内擫和外拓的笔法融为一体,是帖中之精品,有“五代兰亭”的美誉,有“天下第五行书”之称 。
杨凝式(873—954年),字景度,华阴(今陕西华阴)人,小名诗,他出生那年是癸巳年,所以他自号癸巳人 。唐末为秘书郎,五代时官至太子少师,也称“杨太师” 。因他为人放纵不羁,时人又称他“杨疯子” 。杨凝式在书法历史上历来被视为承唐启宋的重要人物,“宋四家”(即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都深受其影响 。其代表作有《韭花帖》《神仙起居法》和《夏热帖》等 。
6. 天下第六行书:唐柳公权《蒙诏帖》
天下第二行书作者是谁?附天下十大行书排名


中国书法行书上的里程碑
此卷纵26.8厘米,横57.4厘米,纸本行书,此帖传为柳公权写的一通信札,告诉对方自己年老体衰,能力有限,虽然有个闲官职位,可也不能为别人办什么大事,请谅解自己的难处 。此帖字形长短宽窄不一,或断或连,笔墨浓淡轻重有致,线条以中锋为主,饱满圆厚 。在用笔方式上,有二王为代表的“一搨直下”,也有颜真卿为代表的“篆籀绞转” 。书法的前四行用笔较雄畅,结字亦尚稳妥,而后几行用笔逐渐瘦薄,结字多松散,末行的“权”字笔画也不成结构,与柳氏遒媚劲健的书风悬殊较大 。种种迹象表明,本帖非柳书,乃是宋人仿本 。清宫旧藏,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此帖气势磅礴,痛快酐畅,浑莽淋漓,意象恢弘,极具虎啸龙吟、吞吐大荒的气派,是中国书法行书上的里程碑,曾被世人誉为“天下第六行书”,虽风神稍逊,但仍可与李白的《上阳台帖》、颜真卿的《刘中使帖》等相媲美,对后世特别是杨凝式及宋四家有较大影响 。
柳公权(778—865年),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 。唐宪宗元和初年进士 。曾任太子少师,世称“柳少师” 。历中书舍人、谏议大夫、太子宾客至太子少师,封河东郡公 。工书,尤以楷书精绝 。师颜真卿、欧阳询而能参化其神理,自成一局,世有“颜筋柳骨”之称 。穆宗尝问其用笔法,答曰:“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 。”语意双关,既论写字,又行笔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