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灯,什么是闪光灯闪光灯有什么作用( 二 )


闪光灯,什么是闪光灯闪光灯有什么作用


4 , 闪光灯是什么在光线不足的情况下 , 在快门开启的瞬间增加光线的就是闪光灯~~镁光一、内接闪光灯: 1、相机自带闪光灯指数一般都比较小 , 只能照亮三、四米远的地方 , 再远就会曝光不足了 , 所以应该在不超过三米的地方使用机内闪光灯; 2、不同相机不同的电池容量使用时间是不同的 , 一般来说照个百把张应该没问题的 。二、外接闪光灯: 1、最好使用匹配的专用闪光灯 , 以前的胶卷相机的闪光灯不一定能用 , 一般来说只有TTL闪光灯(有三个触点 , 通过镜头进来的光量进行测定、计算 , 控制闪光灯光量的输出)可以用在数码相机上; 2、各档都能用闪光灯 , 自动档会将快门速度自动设定在最高的同步速度上(如1/60秒)以确保同步 。闪光灯的瞬间速度很高(1/1000秒以上) , 抓拍应该没有问题; 3、原配闪光灯确实很贵 , 可以选用国产的TTL闪光灯代替(如银燕牌闪光灯) 。一、普通型闪光灯的基本工作电路 普通型闪光灯是指闪光输出的能量是不可调的闪光灯 , 即闪光灯的标称闪光指数GN为一恒定值 。电路由四部分组成:振荡升压部分、整流充电部分、电压指示部分和脉冲触发闪光部分 。当电源接通后 , 利用晶体管V1的开关特性 , 形成一个间歇振荡 , 使T1的初级获得一个交变电压 , 经T1升压 , 使其次级获得大于300V的交变电压 。交变电压经二极管D1半波整流后变成直流电压 , 对主电容C2和触发电容C3充电储能 。当电压充至额定电压的70%左右时 , 指示电路中的氖灯(Ne)起辉 , 指示闪光灯处于正常闪光等待状态 。当按下按钮AN , 触发电路(由R3、C3、T2和Xe组成)产生脉冲电压)脉冲 , 通过Xe闪光管的触发极使Xe闪光管内氮气电离并导通 , 电容C2上储存的电能瞬间通过闪光灯管放电转化为光能 , 完成一次闪光 。照相机中的内藏闪光灯的工作原理同上 。当外界景物的亮度不足时 , 照相机的测光系统便发出一个低照信息 , 此时用手动方式或由照相机自动接通闪光电路进行充电和闪光 。有的照相机还具有自动控制闪光量的系统(自动调光闪光灯) , 以获得更准确的曝光 。闪光灯的英文学名为Flash Light 。闪光灯也是加强曝光量的方式之一 , 尤其在昏暗的地方 , 打闪光灯有助于让景物更明亮 。目前数码摄像机拥有闪光灯功能的机型并不多见 。使用闪光灯也会出现弊端 , 例如在拍人物时 , 闪光灯的光线可能会在眼睛的瞳孔发生残留的现象 , 进而发生「红眼」的情形 , 因此许多相机商都将“消除红眼”这项功能加入设计 , 在闪光灯开启前先打出微弱光让瞳孔适应 , 然后再执行真正的闪光 , 避免红眼发生 。中低档数码摄像机一般都具备三种闪光灯模式 , 即自动闪光、消除红眼、强制闪光和关闭闪光灯 。再高级一点的产品“慢速闪光”功能5 , 闪光灯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原发布者:张大伟闪光灯工作原理闪光灯原理TSD060628闪光灯的柱形玻璃管充满了氙气 , 阳极和阴极电极直接接触气体;而分布在闪光灯外表面的触发电极不接触气体 。气体击穿的潜在可能范围是几千伏特 , 一旦发生击穿 , 闪光灯阻抗降到≤1Ω 。气体击穿时的高电流会产生强烈的可见光 。事实上 , 所需的大电流要求闪光灯发光前处于低阻抗状态下 。触发电极负责实现这个功能 , 它在玻璃管中传输高电压脉冲 , 在灯管内电离氙气 。电离过程击穿了气体 , 使之处于低阻抗状态 。低阻抗使大量电流能在阳极和阴极间通过 , 并产生强烈的光线 。所含能量极高 , 以至于电流和输出光要限制在脉冲操作范围 。持续地操作会快速产生极端温度 , 甚至破坏闪光灯 。当电流脉冲衰减时 , 闪光灯电压降到一个低点且闪光灯回复至其高阻抗状态 , 从而需要另一个触发来启动传导 。充电电路储电电容高压触发脉冲电容充电/关断信号充电状态反馈信号触发信号闪光灯基本原理图触发电路触发电极闪光灯闪光灯原理实际的闪光灯工作电路要复杂的多 , 因为现在的相机的闪光灯并不是很简单的闪一下就结束 。还要求有防红眼 , 慢同步等闪光要求 , 所以 , 在最基本的模块上 , 又增加了驱动/电源开关的部分 。靠这一部分来控制闪光的强度 , 频率等 。充电电路储电电容高压触发脉冲电容充电/关断信号充电状态反馈信号触发电路触发电极闪光灯触发信号驱动大电流开关这些组件能通过打开闪光灯传导路径来停止闪光电容器放电 。这样就最原始的的闪光灯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以前 , 为了在光线较差的场合 , 提高照相质量而发明的 。这种闪光装置是在一个反光镜前面放置的一根镁条 , 镁条两端通过一个开关连接一个功率较大的电池 , 这个开关跟相机的快门联动 。在相机快门按下时 , 开关接通 , 镁条在电池的作用下短路燃烧 , 产生强烈的闪光 , 反光镜将闪光集中反射到被照相的位置 , 增强闪光效果 。这种闪光灯使用麻烦 , 每用一次 , 就需要更换一根镁条 , 而且点燃镁条的电池功率需要比较大 , 所以电池装置笨重 , 不方便携带 。后来人们发明了氙气灯 。氙气灯的灯泡是一个充低压氙气的辉光放电管(结构很简单 , 如果你用过电笔 , 那它的结构跟电笔上的氖管一样) 。所以要选择氙气灯做光源 , 是因为氙气灯的色温很接近日光 , 通过它的闪光照出来的照片色彩非常自然 。氙气灯通过一个被快门控制的电路装置连接到一个储藏电能用的大容量电解电容 。在平时 , 这个电容在控制电路的作用下充电 , 它的电压是和相机电池的电压是一样的(约3V) 。照相时 , 如果闪光灯开启 。快门按下会触发闪光灯控制电路启动 , 产生高电压点亮氙气灯 , 然后电容中储藏的电能会瞬间释放 , 使得氙气灯亮度急剧上升 , 也就产生了闪光的效果;知道电容的电能耗尽或控制电路的定时时间到 , 闪光灯熄灭 。闪光灯熄灭后 , 控制电路开始向电容充电储能 , 通常这个过程需要几秒时间才能使电容充满电 , 然后才能继续下一次闪光 。所以普通相机的闪光灯 , 是不能在短时间内连续闪烁的 。随着科技的进步 , 人们又发明了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 , 发光二极管有低压 , 节能 , 环保等好处 。现在有部分手机的闪光灯的灯泡已换成了高亮度的发光二极管(LED) 。但目前 , 发光二极管的光色还不够氙气灯好 , 所以绝大部分相机和部分手机的闪光灯还是使用氙气灯 。舞台上的白色强闪光灯用的也是氙气灯 , 它的电路原理和相机的类似 。不过因为使用的是市电 , 能源充分 , 不必像相机那样需要电容储能 , 所以能连续密集的闪烁 。闪光灯工作原理:平时电池为电容充电 , 当按下快门时 , 电容放电 , 点亮闪光灯 。电容放电电流比较大 , 能满足闪光灯的功率要求 , 电池则不能达到 。6 , 闪光灯是什么来的照片是如何产生的?通过光 。的确 , 任何一种摄影形式都依赖于光:胶片捕捉光线成像 , 物体反射光线而能被人看到 。那么 , 在无光或者光线非常微弱的情况下 , 该怎么办呢?本文 , 就从早期的化学制品、闪光粉开始 , 直到后来的闪光灯泡和电子闪光灯 , 向大家介绍人造光源的这段发展历程 。人造光源之初在摄影术发展的早期阶段 , 太阳就是唯一的光源 。所以那时的摄影 , 都要在天气良好的白天完成 。对人造光源的需求是毫无疑问的:摆脱太阳的限制 , 在没有自然光或天气不佳的时候也能拍摄 。第一次人造光源摄 , 可以追溯到1839年 。L. lbbetson通过显微镜拍摄时使用了氢氧爆气光(limelight , 由Goldsworthy Gurney发明) 。这种灯给氧气中的碳酸钙加热 , 直到发出白光 。在1839-1840年间 , 这种灯被广泛使用 。但结果却非常糟糕 , 这种光源拍摄出来的照片效果很差 , 人脸仿佛粉笔般苍白 。使用氢氧和其他化学光源的尝试几乎可以认定是失败了 。随即就有其他的尝试出现了 。法国摄影师和采访人员纳达尔 , 在巴黎使用电池驱动的光源拍摄了下水道 。后来出现了弧光灯 , 但直到1877年第一家使用电子灯的工作室开业 , 这种灯才被推广开来 。Van Derek Weyde在工作室中使用汽油发动机为人造光源供电 , 使得曝光时间可缩短至2-3秒 。闪光粉 尽管早期的化学制品在人造光源历史上是一次进步 , 但它们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寻找质量更好 , 更实用的人造光源 , 就成为了摄影师们的目标之一 。解决方案之一就是 , 镁 。1862年 , Edward Sonstadt开始尝试将镁金属商业化 。到1864年 , 镁丝终于上市了 。当时的镁丝很贵 , 但是却获得了成功 。那年2月 , Sonstadt在一间黑暗的房间里用镁丝做光源 , 只用了1/50s就拍出了一张照片 。从此这种金属丝就成为了最佳摄影光源 , 并很快就流行起来 。镁丝的使用并不复杂 。将金属缠绕在带反射器的灯上点燃即可 。灯具有多种不同的设计 , 各有不同的用处 。无论如何使用 , 这种方式也并不完美 。镁的燃烧往往不完全且不稳定 。曝光的效果非常不同 , 而且空气中会有燃烧的灰烬和刺鼻的气味 , 令这种方式不适合在工作室内应用 。虽然燃烧镁丝的方法存在危险 , 而且会产生灰烬、气味和烟 。但它还是在19世纪70-80年代流行起来 。为了解决镁丝的问题 , Charles Pazzi Smyth于1865年在埃及的金字塔 , 尝试将镁和火药混合点燃的方法 。虽然这次尝试拍摄的照片不尽如人意 , 但将镁与富氧物混合燃烧的方法却得到了发展 。1887年 , Adolf Miethe和Johannes Gaedicke将镁粉与氯酸钾混合 , 制作出了Blitzlicht 。这是第一种被广泛使用的闪光粉 。Blitzlicht令摄影师能够在夜晚使用高速快门捕捉画面 。这一发明在摄影界产生了轰动 。因为是易燃品 , 发生事故是不可避免的 。仅仅是研磨就已经很危险了 , 当时有很多摄影师死于使用闪光粉时发生的事故 。在20世纪初 , 闪光粉的配方得到了改进 , 其制造和使用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和安全 。此时闪光时间仅10ms , 模特甚至来不及眨眼 , 所以对人像摄影很有帮助 。但此时的闪光粉仍然存在一些缺陷 , 比如仍然会产生大量烟雾 , 在工作室内使用会造成一些困扰 , 所以新的发明正在孕育之中 。闪光灯泡19世纪90年代期间 , 法国动物学家和水下摄影先驱Louis Boutan在他的水下摄影过程中 , 使用过一种笨重的镁灯泡 。将镁粉密封在玻璃罐子里 , 固定在含铅的管子上 , 再通过酒精灯点燃 。Paul Vierkotter在1925年也用过同样原理的东西 , 他将镁粉装在玻璃球中 , 然后通过电子打火点燃 。1929年 , 德国的Hauser公司根据Johannes B. Ostermeier的专利生产出世界上第一个真正的闪光灯泡 。很快 , 美国的通用电气公司也开始生产名叫Sashalite的闪光灯泡 。这种闪光灯泡内充氧气 , 通过电池点燃其中的铝箔 。这种灯泡的光线很强烈 , 但很柔和 , 而且对眼睛也更安全 。使用闪光灯泡 , 既没有噪音也不会产生烟 。在闪光粉无法使用的地方 , 闪光灯泡就发挥了大作用 。第一张使用Sashalite闪光灯泡拍摄的照片被刊登在《The Morning Post》上 。光灯泡在人造光源发展史上是极大的一次进步 。它们轻便、易用、输出大、而且方便 。此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安全 , 特别是与此前被广泛使用的闪光粉相比 。由于新发明的出现 , 大众市场的相机很快就拥有了与闪光灯泡同步触发的功能 。这在摄影史上是一项重要的技术 , 因此在20世纪50年代 , 闪光灯泡已经取代了闪光粉 。为了满足从专业人士到爱好者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 闪光灯泡也有很多不同版本 。它们的主要目的是令闪光灯泡对新手和爱好者来说更容易上手 。比如 , 柯达生产的Flashcube , 就是一种非常流行的设备 , 一支灯中装有4支灯泡 , 以便能在短时间内拍摄多张照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