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XA,宇宙航空研究開発機構( 三 )


而距地面100多公里的地方 , 地球大气已经非常稀薄了 , 可以使航天器维持较长时间的运转 , 一般此类卫星的目的都是对地面有清晰的观测 。尽管距地面100多公里的地方可以支持航天器存在 , 但那里毕竟还是有大气的 , 航天器运转会经受氧气的作用 , 航天器的关键部件被氧气氧化是会影响其寿命的 , 而且大气的密度虽然小 , 航天器却是主要靠惯性运行 , 依然会不断减速直到坠落地面 , 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
日本的超低轨测试卫星TSUBAME是测试性质的航天器 , 因为携带着燃料和推进器 , 可以缓解航天器减速坠落 , 而且外表包着一层特殊的抗氧化材料 , 可以维持航天器的运转 。推进器不是常规的化学燃烧推进器 , 而是离子推进器 , 是通过能源产生自由电子并向后喷射的方式为航天器补充能源 , 不断调节航天器的速度避免其轨道过快地坠落 。
TSUBAME任务旨在测试将卫星放置在200到300公里(120到190英里)之间的超低轨道的可行性 , 它们可以在其中捕获高分辨率图像 , 不过最后这颗卫星还是在一周内轨道高度从271.5公里下降到创纪录的167.4公里 , 维持了7天的运转 , 最后还是难以支撑坠落地球 。这种情况是低轨道卫星必然面临的命运 , 其运行和维护的成本更高 , 不像高轨道的卫星 , 仅靠惯性运行就能维持轨道长达数十年 , 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1971年发射 , 轨道最低处在400多公里 , 发射21天就完成使命后失联 , 但直到如今仍在太空靠惯性绕地球运转 , 预计最终坠落还要几百年 。
除了被JAXA轰击的小行星Ryugu , NASA等宇航机构还有哪些想法?
日本宇航局(JAXA)已经成功对小行星 Ryugu 展开了第二次的轰击实验(简称 SCI) , 在回传照片之后 , 隼鸟二号将等待收集碎片样本的最佳时机 。然而如此大胆的想法 , 并非 JAXA 独有 。比如美国、俄罗斯等国的宇航机构 , 也都概述过它们的小行星偏转计划 。从实施的角度来看 , 改变小行星的轨道 , 显然比采集样品并带回地球要困难得多 。
【图自:JAXA、以及参与隼鸟二号项目的一众科研院校和科研机构】参与隼鸟二号项目的机构包括日本宇航局、神户大学、千叶工业大学、职业与环境卫生大学、高知大学、爱知东丰大学、会津大学、东京理科大学等 。照片由隼鸟二号搭载的光学导航广角相机(ONC-W1)拍摄 , 显示了 SCI 在离开飞行器之后、撞击小行星之前的画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