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郭启全( 四 )


”当然 , 高力士能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 脱颖而出于众位宦官中 , 自然与他本人有突出的政治、军事才能有关 。政治才能应该说高力士的政治才能在他选择靠近时为藩王的李隆基就已经初现端倪了 。在当时政局动荡、朝廷内部各种势力明争暗斗之时 。身为宦官必然要选择合适的主子 。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仕” , 而在当时多种政治势力角逐中 , 高力士没选择懦弱的中宗、眼高手低的韦氏、阴险狠毒的太平公主 , 而是选择了年富力强、精明干练的李隆基 。
这已经显示出高力士对时事敏锐的洞察力 。高力士作为玄宗的心腹 , 在一系列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 非常具有政治眼光 。1、适时力荐李亨为太子 。开元二十六年五月 , 太子瑛死后 , 当时因武惠妃得宠 , 李林甫等人皆欲立武惠妃之子寿王瑁为太子 , 而忠王李亨年长又恭谨 , 玄宗虽意欲立忠王为太子 , 却又犹豫不决 , 这时候高力士劝宗“推长而立 , 谁敢复争” 。
李亨能被立为太子 , 高力士起了重要重用 。2、“传王言而有度”高力士虽为玄宗亲信 , 但他并未仰仗“万乘腹心、恩遇特宠”而骄纵跋扈 , 而是能够和宗室、内朝、外朝的各类人众搞好关系 , 尤其是及时沟通君臣关系 , 解除误会 , 加强君臣联系 , 丹心事主 。如开元十四年(726年) , 宰相张说被弹劾而遭到问责 , 玄宗让高力士去探视张说 , 高力士探视张说后回奏玄宗说:“说蓬首垢面 , 席藁 , 食以瓦器 , 惶惶待罪 。
”皇帝因此心生不忍之心 , 高力士趁机向皇帝进言:“说曾为侍读 。又于国有功 。”张说聪明有才 , 又忠于玄宗 , 加之高力士关键时为其说公道话 , 使得玄宗念及旧情 , 最终张说没有被获罪 。还有一件事 , 就是化解了宰相姚崇和玄宗之间的矛盾 。姚崇当宰相时 , 有一次向玄宗询问郎吏这一职安排谁比较合适 , 当时在大殿上姚崇问了几次 , 玄宗都没有答复 。
姚崇并不知道玄宗的意思 , 还以为玄宗认为自己在结党营私 , 下朝后惴惴不安 。这时候 , 高力士奏请皇上说:“陛下初承鸿业,宰臣请事,即当面言可否 。而崇言之,陛下不视,臣恐宰臣必大惧 。”意思就是陛下应该给宰相一个明确的答复 , 如果陛下无视宰相的话 , 肯定会让下面的大臣诚惶诚恐 。玄宗回复说:国家大事禀报奏请于我即可 , 但是,“如郎署吏秩甚卑 , 崇独不能决 , 而重烦吾耶?”意思就是国家大事连跟我说就行 , 但是 , 郎吏这种小官 , 宰相自己就能决断了 , 为什么还要拿这种小事来烦我 。
可见 , 虽然姚崇为一代名相 , 职场经验还是欠缺 。后来高力士将玄宗的想法解释给姚崇听 , 姚崇才释怀 。君臣间发生误会时 , 调解人很关键 , 调解得好 , 君臣间解除误会 , 成就一段君臣和谐相处的佳话 , 调解得不好 , 加深君臣嫌隙,其结果可能会导致贤臣得不到君主的重用 , 于国不利 。高力士由于“传王言而有度”成就了玄宗“大度”的佳话 , 此后,明君和贤臣通力合作 , 造就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