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内文言文如何吸收,谈谈高中一年级文言文教学( 三 )


初中的学生进入高中,第一册我先讲文言文单元,还算是比较简单的篇幅短小的《烛之武退秦师》,感觉大部分学生接受能力非常有限,讲课速度很慢,老师和学生都很急 。但是学生对学习文言文的重点把握不准,文言文的术语根本不知道,确是实情,讲解起来难度很大 。怎样讲授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吸收呢?为此做以下反思:(1)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衔接跨越度过大 。
高中语文学习与初中语文学习相比,内容更多,涉及面更广,深度更大 。初中语文学习如果说仅仅是知识型传授,那么高中学习就是知识掌握基础上的能力性培养;初中学习很多是记忆型为主,学生不知道“为什么”,高中学习却要求要明确告知学生“为什么”,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当然这个过程需要时间让学生自己来适应,老师有必要在讲解的时候补充一些课外知识点,让学生了解大语文的学习 。
(2)课前预习少不了,积极参与热情高学生在学习文言文前,一定要结合课下注解详细的把文章过一遍,圈出自己不太清楚的地方 。在听讲的时候,有针对地听,不打无准备之仗,唯有这样才会事半功倍 。结合新课改精神,让学生大胆的发言、讨论,积极的参与进来,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 。老师要认真备课,合理安排学生课堂探究式合作式学习 。
(3)用已知的知识来催化新知识,加快学生的理解速度学生初中学过一篇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这篇文章中就有很多文言知识用法,只是学生不是特别清楚,进入高中语文学习就一定要明确 。比如“忌不自信”,学生知道这句话翻译是“邹忌不相信/不信任自己”,那为什么是这样而为什么不是“邹忌不自己相信/信任”?学生说是倒装句子 。
老师这时就要要明确这样的句子,与现代汉语表述不一样的就是倒装句,这个句子是宾语前置的句子;学生初中还学过,范仲淹的《岳阳楼记》“微斯人吾谁与归”的句子,正常语序是“微斯人吾与谁归” 。当然这只是宾语前置句类型中的一种,否定句中人称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何厌之有”是一样的句式,同属宾语前置,正常语序是“有何厌”,之作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
比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首先明确“……者……也”这属于判断句式,同类型的还有“……者……”“……也”,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一样 。“美”,在这里是“认为……美丽”,本来“美”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且是意动用法,当然还有使动用法和为动用法 。总之词本身的词性改变了,这就是文言文中的词类活用 。
“之”字的用法,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吾妻美我”的意思是“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好看”,是可以成为一个单独的句子的,但是在整个句子中,它只能作为句子的某一成分存在,所以“之”就取消了“吾妻美我”这个句子的独立性,就成了“我的妻子认为我美丽的原因”,所以“之”的用法是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
比如“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正常语序是“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群臣吏民,受上赏”,就属于文言文中定语后置的类型 。《劝学》里“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正常语序就是“蚓无利(之)爪牙,强(之)筋骨”也是定语后置的例子,“爪牙”就属于古今异义,在这里是本意爪子和牙齿,今意就有贬义的意思了,“帮凶/走狗” 。
当然上句中的“面”就属于词类活用了,名词作为状语,“当面”的意思 。比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正常语序是“此所谓于朝廷战胜”,这个句子就属于介宾短语作状语,状语后置的例子 。介宾短语是“介词+名词”的结构,构成介宾结构,介宾短语在句子中充当状语 。与《烛之武退秦师》中“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与楚也”一样,同属这种类型,正常语序就是“以其于晋无礼,且于楚贰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