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eater,weta( 四 )


视觉效果已经无限逼近真实的动画,作为动画存在有什么意义?
题主问的大概是“这种无限逼近真实的动画”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影视作品的娱乐作用很大程度来自于“沉浸感”或“共情性”,和表演、故事体验、视觉画面和音效都分不开 。比如《狮子王》本身故事非常优秀,而原版动画片给现在的小孩子看,恐怕也没有上一代人小时候的观影体验好了,主要原因并不是故事,而是画面 。2002年重制了IMAX版《狮子王》,2011年又推出过3D重制版,对于3D重制片来说票房表现很好了 。
答主当时还在北美上学因此有幸在影院观摩过,画面体验还是不错的,故事因为太熟悉了很难像当年一样投入,当然影院音效还是完爆小时候在家拿CRT电视机看录像带 。况且11年时3D片源不像现在这样烂大街,3D观影还稍稍有点新奇感 。之前重置版的成功加上2016年《奇幻森林》在特效和票房双收,“真人版”《狮子王》重制本应有一定保底才对,但从目前各种评价来看并不是这样,我们来分析一下是为什么 。
答主从事真人CG制作,曾负责《猩球崛起3》和《死侍2》的角色三维扫描建模,因此对卡通到真人CG有一点了解 。首先卡通动画角色的五官比例、身材比例和真人相比是有天壤之别的,画卡通入门时就会教线稿勾出大型,四肢长度、五官位置一类 。图片来自网络做CG渲染时讲究材质,简单讲就是告诉渲染器(软件)如何模拟物体表面反光 。
我们日常肉眼看到的画面都是光线打在物体上反射到视网膜的效果,光线打在塑料上和金属上的表现肯定是不同的,打在皮肤表面尤其会更加复杂,要模拟表面反射,皮层折射(sub surface scattering),表皮油脂等等等,即使非常复杂,以现在的CG技术也是完全可以以假乱真的 。上面讲了这么多,其实是想说如果把一个卡通人物的3D模型拿来,直接换成真人皮肤的材质来渲染的话,其结果常常令人毛骨悚然 。
图片来自网络卡通人物真人化一直是难题,调整五官比例都是显而易见的,细节上像调整皮肤材质这种问题,到配音,哪一个单挑出来都让人头大 。我们曾参与过某个游戏项目,角色聘请演员A三维扫描下来,全身动捕使用演员B,面部动捕演员C,配音演员D,最终呈现的效果十分扭捏,当然这是客户制片的锅,与我无关... 常说字如其人,不如说一个人的身材、脸、声音、性格是配套的 。
举个真实例子,X战警中的Colossus,漫画中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X战警》电影中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死侍1》中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死侍2》里又是这样的...图片来自网络《死侍1》中导演特别要求过Colossus的材质效果,结合几种金属作参考,体现金属质感又不要过度反光 。《死侍2》的导演换了,后期特效公司也换了,加之剧情需要例如和Juggernaut大战,整体设计又有变化,身高维度不知有没有增加,但至少可以看出胳膊上增加了很多线条以勾勒出肌肉走势,多少黑化一点 。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例子,比如每部漫威的绿巨人都会有变化,雷神中的绿巨人为了突出雷神战斗力爆表,活活把绿哥改小了好几圈 。如果按前几部复联的设定,绿哥锤雷神白玩儿 。目前看过漫画转真人体验最好的应数《阿丽塔》,对答主个人而言这是头一个可以无缝沉浸体验角色感受的虚拟人物,是这部电影最大的突破 。图片来自网络举个例子,阿丽塔咬巧克力那个镜头,就让人感觉“真香” 。
图片来自网络说回《狮子王》,负面评价大多诟病于动物面瘫,以及构图完全复制原版动画 。至于面瘫,这又涉及到之前说的五官比例的问题,狮子的面部从解剖学上来讲就这样了... 写实动画又不好魔改,说到底现在片中的样子已经很难为狮子了,这个物种压根就不适合做面部运动员 。说到分镜,文戏镜头怎样其实无所谓,几个经典的宏大镜头作为情怀粉丝还是非常期待真人版会给观众怎样的震撼,照搬画面构图我觉得没有问题,IP过于强势确实给重制改编带来很多局限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