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监管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管的改革( 二 )


在信用评价的基础之上,可对市场主体实施分级分类监管,根据信用等级高低采取差异化的监管措施:对依法守信的市场主体降低监管成本、减轻监管压力,对信用风险较高的企业增加抽查比例和监管频次 。这能够营造“让守信者无事不扰,让失信者时时不安”的信用监管氛围,提高企业在事中环节的自觉意识 。完善事后环节信用监管建筑市场事后信用监管主要指责任追究制度、信用联合奖惩制度与信用修复机制 。
为落实主体在招标文件、中标条件以及投标时的承诺,有必要实行质量、安全实行责任追究制度,从事后监管入手纠正和处理工程建设中的不规范行为 。当前,责任追究制度多为各建筑企业自行制定,尚有待形成行业内的统一规定 。依据事前、事中的信用信息,监管部门得以在事后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领域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 。
通过将信用联合奖惩系统嵌入行政审批服务、公共资源交易、行业监管业务流程,能够从行政、市场、行业多个维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形成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风尚 。信用修复机制即要求失信市场主体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通过接受诚信教育、完成信用整改、获取信用加分等方式开展信用修复 。作为失信主体退出惩戒措施的环节,信用修复也能构建起责任追究和信用奖惩的闭环,重新激发失信主体的守信意愿 。
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如何赋能区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

如何监管工程项目,建设工程项目安全监管的改革


依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启用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通知》文件要求,一体化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可实现:1.覆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程质量监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等业务;2.支撑部、省、市、县各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门及有关部门履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职能,实现跨层级、跨地区、跨部门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 。
具体而言,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通过信息化技术创新支持,构建了覆盖建筑施工安全监管、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监管、工程质量监管、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执法检查等贯穿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信息系统;并基于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数据中心进一步推动各区域、各部门间的信息数据共享,促进业务协同,从而提升国家在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领域的现代化治理能力 。
从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建设启用来看,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建设工程质量、施工安全生产以及相关的人员、资质监督管理,无疑将改变传统工程质量安全管理与监督工作的固有业态 。围绕着“信息化业务管理系统”与“信息数据处理中心”为核心建设内容的工程质量安全信息化监管平台也将逐步成为各区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心与创新治理工具 。
一、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建设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生产”不仅是现代建设工程管理的两项重要管理内容,同样也是国家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建筑业稳定健康发展的重要监管内容 。目前,由于国内建筑市场秩序不规范,各类市场主体缺乏诚实守信意识,如资质挂靠、围标串标、违法分包转包、偷工减料、工程款拖欠等失信不规范市场行为屡见不鲜,传统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难以有效应对建筑市场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风险 。
加之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多类建设活动主体、多个政府监管部门且地域跨度较大,各类监管信息数据在“信息孤岛”、“信息雾岛”现象影响下,难以实现实时共享并为市场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形成有力支持 。全国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启用,不仅为各区域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的构建指明了发展方向:覆盖勘察、设计、施工、监理等建设活动主体、贯穿建设工程事前(许可管理)、事中(人员管理与过程监管)、事后(失信记录、黑名单等处罚管理)全生命全过程的质量安全信息监管;同时也为各区域质量安全监管创新形成依据,创造条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