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混凝土裂缝的预防及处理,如何预防混凝土裂缝( 三 )


选择最佳粗细骨料级配,严格水灰比,增加混凝土密实度,减少收缩、徐变 。2改进浇筑施工工艺 优化浇筑工艺,“斜面分层,薄层浇筑,连续推进;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内排”并“外保”,一般要求混凝土内外温差不超过25℃,具体实施办法为:①降温冷却水管布设:在浇筑墙体混凝土前,钢筋绑扎好后立模前预先在混凝土内按1m的层距(距顶底面距离为0.50m)布设降温冷却水管(准30mm的薄壁钢管),混凝土浇注完成后,即可在该层水管内通水 。
通过水循环,带走砼内部的热量,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降低到要求的限度 。②搅拌工艺:采用二次投料的净浆裹石或砂浆裹石工艺,可以有效地防止水分聚集在水泥砂浆和石子的界面上,使硬化后界面过渡层结构致密、粘结力增大,从而节约水泥,并进一步减少水化热和裂缝 。③振捣工艺: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适当控制入模厚度和振动技术,每层浇筑厚度为1000px,设置施工缝联结钢筋 。
待每薄层混凝土全断面布料振捣完毕,再从一头向另一头循环浇筑 。因墙体高达6.0m,下部2m部分的混凝土浇注需用溜槽、串筒入模 。分层浇筑,每层灌注须在下层混凝土未初凝前完成,以防出现施工冷缝 。混凝土振捣采用直径为50mm的插入式振捣器沿墙体浇筑的顺序方向振捣 。振捣时插入下层混凝土5~250px,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翻浆出气泡为准 。
混凝土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会产生多少不等的泌水,需配备一定数量的工具如大铁勺等用以排出泌水 。对已浇筑的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振动,可排除混凝土因泌水,在石子、水平钢筋下部形成的空隙和水分,提高粘结力和抗拉强度,并减少内部裂缝与气孔,提高抗裂性 。就理论而言,浇筑施工工艺已经比较成熟和完善了,但现场实际施工过程中采用改进工艺的方法还是相对较少,主要因素还是增加了施工工序,同时也增加了投入成本;此外在实际浇筑中技术交底和班组管理不到位,也是影响混凝土最终成型质量 。
尤其在振捣工艺中,在不增加工序和成本投入的情况下,无固定振捣操作工、不严格分层振捣、振捣布点不均匀、边角少振漏振、振捣时间不足等现象在实际施工中也经常出现,严重影响最终质量 。合肥瑶海开发区06年建设的市政混凝土道路有数条已经出现大面积的版面崩边、开裂,经检测分析商品混凝土质量没问题,主要还是不密实,振捣工艺不过关 。
3外加剂和掺合料,在混凝土中掺入适量外加剂,可以使混凝土获得早强、高强、缓凝等性能,掺入减水剂可大幅度减少拌合水用量,在较低的水灰比下,混凝土仍能较好地成型密实,获得较高的强度,减少干缩量;在混凝土中加入掺合料,可提高水泥石的密实度,改善水泥石与集料的界面粘结强度,提高混凝土强度 。因此适量在混凝土中掺入高效减水剂和掺合料也是改善混凝土性能减少收缩裂纹的有效办法 。
4后期养护及数据采集 混凝土养护主要是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保温能减少混凝土表面的热扩散,降低混凝土表层的温差,防止表面裂缝 。混凝土浇注完毕后即转入养护阶段 。以下是在养护的几个要点:①采取严格的养护保护措施 。三项养护措施:混凝土表面收光后立即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防止早期失水出现塑性裂缝;根据测温结果,适时在塑料薄膜上覆盖两层土工布保温,同时在混凝土中设置冷却水管降温;在塑料薄膜下适时补水,以保证水泥发挥补偿收缩作用的充分条件 。
②在埋设冷却水管时在混凝土中一起布设测温点,并在养护中通过测温点的温度测量指导降温、保温工作的进行,从而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测温点布置的原则应使不同施工区段、不同标高处的混凝土温升均能得到监控 。在两条长边墙体各取三个具有代表性的点,该工程在墙体垂直方向的上、中、下三个位置布置6个测温孔,保证不同施工区段混凝土温升均可得到反映,从而及时指导温控工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