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历史由来及传说故事介绍( 二 )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历史由来及传说故事介绍


十、植树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在清明节植树的习惯,并且一直流传至今 。因为在清明前后,春阳高照,春雨降临,种植树苗最容易存活,成长也比较快 。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也相传效仿,于这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固定的风俗习惯 。也是节日点,传统节日,是春季重大的春祭节日,缅怀祖先,缅怀先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不仅有利于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族共同记忆,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乃至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 。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历史由来及传说故事介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夏与暮春之交 。这一天,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乐趣的欢乐节日 。斗指乙(或太阳黄金达15°)为清明节气,交接时间在公历4月5日前后,这一时节,生气旺盛、阴气衰退,万物“吐故纳新”,大地春和景明之像,正是好时光 。清明祭祖节期间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祭祖节期内 。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历史由来及传说故事介绍


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在一处渺无人烟的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随臣们找不到一点吃的,正在大家焦急的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煮汤让重耳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后来发现真相时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晋文公,介子推却背靠柳树死在了山火中,留下一封血书“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领众臣登山祭奠,发现当时的柳树死而复生,便赐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于是又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

清明节有哪些习俗?历史由来及传说故事介绍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 。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 。可见这个节气跟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