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7月23日到8月25日有多少天( 二 )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7月23日到8月25日有多少天】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7月23日到8月25日有多少天


4,节气歌歌词是什么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经验积累和智慧结晶,是中国古典文化的绚丽瑰宝 。节气歌是为便于记忆以名称规律编成,前四句是从每个节气中各取一个字按次序组成的歌诀,是整个节气歌的主体,后四句是二十四个节气的时间规律 。即上半年的节气在每月的6日、21日前后,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历法独到之处,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它表示了地球在轨道上运行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刻划出一年中气候变化的规律 。地球绕太阳旋转视运动一周为360度,分成24等份(最开始的时候是分成12等份),每份15度(大约半月时间)就有一个节气 。一年四季共有24节气,依次称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 。二十四节气均匀分布在一年四季之中,每个季节刚好有六个节气 。春季六节气1.立春:每年的2月4日或5日,谓春季开始之节气 。2.雨水:每年的2月19日或20日,此时冬去春来,气温开始回升,空气湿度不断增大,但冷空气活动仍十分频繁 。3.惊蛰:每年的3月5日或6日,指的是冬天蛰伏土中的冬眠生物开始活动 。惊蛰前后乍寒乍暖,气温和风的变化都较大 。4.春分:每年的3月20日或21日,阳光直照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我国广大地区越冬作物将进入春季生长阶段 。5.清明:每年4月4日或5日,气温回升,天气逐渐转暖 。6.谷雨:每年的4月20日或21日,雨水增多,利于谷类生长 。夏季六节气7.立夏:每年的5月5日或6日,万物生长,欣欣向荣 。8.小满:每年的5月21日或22日,麦类等夏熟作物此时颗粒开始饱满,但未成熟 。9.芒种:每年的6月5日或6日,此时太阳移至黄经75度 。麦类等有芒作物已经成熟,可以收藏种子 。10.夏至: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日光直射北回归线,出现“日北至,日长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 。11.小暑: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入暑,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炎热季节 。12.大暑:每年的7月22日或23日,正值中伏前后 。这一时期是我国广大地区一年中最炎热的时期,但也有反常年份,“大暑不热”,雨水偏多 。秋季六节气13.立秋:每年的8月7日或8日,草木开始结果,到了收获季节 。14.处暑:每年的8月23日或24日,“处”为结束的意思,至暑气即将结束,天气将变得凉爽了 。由于正值秋收之际,降水十分宝贵 。处是终止、躲藏的意思 。处暑是表示炎热的暑天结束 。15.白露:每年的9月7日或8日,由于太阳直射点明显南移,各地气温下降很快,天气凉爽,晚上贴近地面的水气在草木上结成白色露珠,由此得名“白露” 。16.秋分:每年的9月23日或24日,日光直射点又回到赤道,形成昼夜等长 。17.寒露:每年的10月8日或9日 。此时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北半球气温继续下降,天气更冷,露水有森森寒意,故名为“寒露风” 。18.霜降:每年的10月23日或24日,黄河流域初霜期一般在10月下旬,与“霜降”节令相吻合,霜对生长中的农作物危害很大 。冬季六节气19.立冬:每年的11月7日或8日,冬季开始 。20.小雪:每年的11月22日或23日,北方冷空气势力增强,气温迅速下降,降水出现雪花,但此时为初雪阶段,雪量小,次数不多,黄河流域多在“小雪”节气后降雪 。21.大雪:每年的12月7日或8日 。此时太阳直射点快接近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 。22.冬至: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几乎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则形成了日南至、日短至、日影长至,成为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后北半球白昼渐长,气温持续下降,并进入年气温最低的“三九” 。23.小寒:每年的1月5日或6日,此时气候开始寒冷 。24.大寒:每年的1月20日或21日,数九严寒,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随着中国历法的外传,二十四节气已流传到世界许多地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