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湾与荷花池 钻石荷花烟价格( 二 )



所说的荷花池 , 实际就是青州城的东城壕 , 看上去就是夹在东关与城里之间的狭长谷地 。荷花池很长 , 其南起黑虎泉 , 北到滚水桥 , 能有四华里吧?这道壕沟很阔 , 基本包括现在云门山路面和路下的那片水面 , 还有东侧崖下小区占地;其深度是地平以下一丈另五尺 。这城壕里有水 , 一条小溪贯中而过 , 但水量不大 。城壕有水当然就是城池了 。老东门前后两道大城门 , 城墙圈连作瓮城 , 地基凸出于城壕 , 尽东留下窄窄道沟 , 架一座石桥连接东关与城里 。这就是吊桥 。这是座石桥有碑记 , 是明代洪武初年所见 , 几乎与修城同时代 。想必 , 元代还是座能起落的吊桥 , 后来东关人口稠密了 , 需要与城区随时交流便筑成石桥了 , 但依然是沿用吊桥之名 。荷花池之所以分南北 , 就是因东门而中分 。既称荷花池想必有荷花 , 然而不用说我们这代人 , 就是由此上溯四五代也未见池内种荷花 。倒是知道“高曹二园和关头 , 还有南北荷花池”这是青州城区的蔬菜基地 。“十亩林塘状元居” , 明代万历年间状元赵秉忠的软绿园 , 就在北荷花池 。南荷花池的东崖上是夏钦园 , 夏钦是明末衡王府的管家 , 衡府被查抄后他跑到这里来种菜 , 这就是夏钦园名称的来历 。其菜地应该就是这南荷花池 。上世纪五十年代初 , 南北荷花池整个是菜园 。从高处俯瞰 , 平整的土地连片的菜畦 , 如同直尺打出的长方格儿 。那时没有反季节的大棚菜 , 头伏萝卜末伏菜 , 按时序播种;春萝卜小菠菜 , 韭菜黄瓜两头鲜 , 按时序上市 , 纯天然新鲜又可口 。挑上荆编浅筐担上菜串街走巷 , “韭 , 菜萝卜 , 葱咧” , 那悠长且有韵味的叫卖声 , 至今犹在耳际回旋 。我还记得串街卖菜的老邱 , 他就是北荷花池菜园户 。其与老哥皆未婚配 , 家园囿小溪旁 。从崖上望去 , 短短篱笆墙 , 三间土坯房 , 几杆翠竹引牵牛 , 很有一种田园的韵致 。二人精神寄托只在园囿 , 勤恳辛劳而无怨 。净月夜 , 劳作之余小憩为乐 , 清风徐来竹影斑驳 , 藤萝架下一壶苦茶 。上街叫卖虽菜色上乘 , 却从未因分毫而与人计较 , 劳碌而痛快着 。当年曾有分余资施惠与其 , 得严词相拒:“须以自食其力 。”至年衰犹辛劳不息 ,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 , 兄弟二人相继过世 , 一应后事所需皆有自备 , 净身去了 。俗话说“一亩园 , 十亩田” 。无论过去和现在 , 种菜都是件费心劳力活 , 每日浸泡在劳碌中 。种菜需要具有充分的水浇条件 。荷花池是充沛的水源地 。这里不仅有几口特大号的民用水井 , 各家各户的菜园地也有自备井 。南荷花池内多是井台式的浅水井 , 井台边一簇簇的马莲草 , 开出紫色的花;或葡萄或葫芦枝叶繁茂 , 爬满了上井台上的架 。车水就用辘轳和倒筲 。倒筲就是容量较大的尖底铁筲 , 正因是尖底 , 筲自行会往一边倒 , 容易进水也容易倒出 。吱悠吱悠地搅动辘轳 , 提上来倒筲 , 轻轻一扶筲把 , 水就倒进储水池 。水池里满水了 , 一拔池底塞儿水随即涌出来 , 沿着水沟灌菜畦 。北荷花池的水位更高 , 下掘几锨就会渗出水来 。当年平地出一泓清水 , 形成半亩方塘 , 芦苇中摇曳 , 里面有滋生的甲鱼 , 小孩儿不敢下湾 , 生怕被咬住脚后跟 。水如此方便 , 尽可巧妙利用 。就地挖出一个水池来 , 可用“量兜子”车水灌园 。量兜子就是用铁片敲成的一个大铁瓢 , 两边系上两根长绳 。两人站两边分别提着两根绳 , 松绳回甩瓢舀水 , 紧绳外撇瓢出水 , 被送入水沟流进菜畦 。两人扯动着量兜 , 接连上下翻飞 , 动作协调有力 , 运作出一道道优美弧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