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 。在中国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春节是农历新年,是华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降临,万象更新,象征着一年的开始;标志着人生的另一个起点 。下面就请跟随小编来看看郑州文化春节习俗都有哪些?
郑州春节习俗:偷斋灯和背枣山 。
大概在六七十年前,郑州市的城中村里,有一种给神供斋灯和给外甥送枣山的风俗习惯 。
所谓斋灯,就是在年三十之前,蒸蒸馍时,把馒头大小的一疙瘩发面,做成一个小碗的样子,和蒸馍一起蒸熟 。等到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饺子的时候,为了对神或者已经故去的长辈一年来所给予的保佑的感谢,在馍碗里倒上少许的食用油,找来一截线做捻,点燃,放在大门口的神龛里,或者门墩上抑或先祖的牌位前,供奉他们 。
那时候,普遍缺吃,有些调皮胆大的小孩子,就会趁黑夜,摸到别人家的神龛前,把正燃着的“斋灯”偷走吃掉,或者拿回家 。这就是偷斋灯 。关于“斋”字的写法,许多老年人根本就不知道 。只知道大家都这样叫 。至于偷那简直就是一种可以忽略不计的可笑行为了 。
背枣山,还是和吃有关 。年三十之前,蒸蒸馍的时候,同时也把枣山给蒸出来 。所谓枣山,就是把发面做成一个甜瓜大小像山一样的形状,然后在上面插上一圈一圈的枣,蒸熟 。等大年初二,闺女女婿带着外甥外甥女来拜过年,吃过饭回自己家时,就把这枣山,给外甥拿出来,让带回家里去慢慢吃 。这枣山大概象征着盼望外甥外甥女早一点长大成人,也许象征希望外甥外甥女早一点发大财吧 。反正都是一种美好的祝愿而已 。随着生活水平的日渐提高这些和吃有关的“古老”的习俗被人们“弃置殆尽” 。
郑州春节习俗:正月初五补“补丁” 。
听老人讲,在郑州及周边一带,春节习俗里有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说 。还说,早些年在郑州周边的农村,这一习俗显得还尤为重要 。现在,好多年轻人可能都不知道这一习俗了 。
【郑州春节习俗都有哪些?】过了大年初一,除了正月十五重要外,初五往往也被看做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那天老百姓照样烧香拜神,以求神灵保佑平安幸福 。正月初五吃面皮补“补丁”,一是因为新年期间有很多忌讳,比如不吵架不骂人,不摔盆不打碗等,以图吉利 。但是,虽格外小心,也难免不打烂个碗摔碎个调羹什么的,为弥补这一过失,以挽回吉利,就在正月初五这天以吃面皮来补住这个“破茬” 。
另外,正月初五补“补丁”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那时的老百姓日子大多很穷,过去的一年可能欠了不少债,老百姓管这些债叫“窟窿” 。为期望尽早还上债,为使自己家以后不再欠债,也在正月初五这天晚上,擀圆圆的面皮来煮吃,把“面皮”比作“补丁”,吃了就把所有的窟窿补住了 。而且面皮越大补得越牢,吃的越多补得也就越多 。那时,小孩子大多是不爱吃这面皮的,大人硬是劝着哄着才吃点 。
正月初五补“补丁”这一习俗,其实是对老百姓向往美好生活心情的一种表达方式而已 。现在人们生活好了,也没有什么“窟窿”要补了,于是,这一习俗渐渐地也就淡了 。再说,谁还相信这薄薄的面皮真能补住什么,还不是要靠自己的智慧和诚实劳动合法经营来致富啊 。
郑州春节习俗: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
在郑州有腊月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民间传说灶王为天帝督使,负责查看各家功过,凡是有过者,要在墙上画个记号,到年终腊月二十三上天汇报,初一五更接天旨后带天兵回民间按墙上记号进行惩罚 。人们为了消除隐患,待打发灶王爷上天后的第二天,立即动手打扫房子,这就形成了“二十四扫房子”的习俗 。传说归传说,这扫房子打扫卫生却是很好的习俗,一年到头了,把家里家外打扫得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看了心里都舒服 。这个习惯也符合国家提倡的全民卫生运动的精神,想象着各家各户都把屋里院里打扫得很干净,然后准备着过年的食物:蒸包子了,炸酥肉了,晒腊肠了 。空气中飘着诱人的香味,孩子们嬉笑打闹,真是一幅和谐生动的春乐图 。
推荐阅读
- 春节起源
- 无锡冬至有什么习俗
- 悠久的传统习俗西塞神舟会文化
- 萧山的冬至习俗都有哪些
- 你所不知道的安徽文化习俗
- 郑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哪些?
- 秋分习俗
- 吃月饼的习俗
- 郑州丧葬文化,郑州丧葬风俗
- 郑州一日游必去的十大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