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蓝铅笔的历史 笔的历史( 四 )


按照不同的原料和性能,可把毛笔分为硬毫、软毫、兼毫三种 。硬毫笔包括老兔颈毛制成的紫毫与黄鼠狼尾毛制成的狼毫两种,笔毫均为棕色,笔性硬健,弹力强,蓄水少,画出的线条苍劲爽利 。山水画中树木的立干、出枝、勾叶、点叶,山石的勾勒、皴擦、点擢,屋宇、人物、舟、桥、水波、瀑布等细线,都需靠弹性强的硬毫才能得以表现 。软毫笔,用羊毫制成,笔性软,蓄水性强 。山水画的渲染多用它 。米点山水与泼墨山水也常用羊毫,能收到笔酣墨饱、水墨淋漓的效果 。兼毫笔由硬毫与软毫配制而成,有紫狼毫、紫羊毫、鸡狼毫等品种,硬度在狼毫与羊毫之间,可根据个人的习惯与需要去选用 。
此外,根据笔锋的长短,毛笔又有长锋、中锋、短锋之别,性能各异 。长锋容易画出婀娜多姿的线条,短锋容易使线条凝重厚实,中锋则兼而有之,画山水以用中锋为宜 。根据笔锋的大小不同,毛笔又分为小、中、大等型号 。画山水各种型号都要准备一点,一般“小山水”(小狼毫)、“大山水”(大狼毫)各备一枝,“小白云”、“大白云”羊毫笔各备一枝,再有一支更大的羊毫“斗笔”就可以了 。新笔锋多尖锐,只适宜画细线,皴、擦、点擢用旧笔效果好 。有的画家喜用秃笔,点线别有苍劲朴拙之趣 。好的毛笔,都具有圆、齐、尖、健四个特点,使用起来运转自如 。画笔用后要及时冲洗干净,避免墨汁干结损坏 。
我国的制笔,历史上有宣笔(安徽宣城)、湖笔(浙江湖州)两大中心 。现在上海、苏州、北京、成都等地生产的画笔也享有盛誉 。
钢笔是人们普遍使用的书写工具,它是在19世纪初发明的 。1809年,英国颁发了第一批关于贮水笔的专利证书,这标志着钢笔的正式诞生 。
在早期的贮水笔中,墨水不能自由流动 。写字的人压一下活塞,墨水才开始流动,写一阵之后又得压一下,否则墨水就流不出来了 。这样写起字来当然是很不方便的 。
到1884年,美国一家保险公司的一个叫沃特曼的雇员,发明了一种用毛细管供给墨水的方法,比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这种笔的笔端可以卸下来,墨水用一个小的滴管注入 。
最早的能够自己吸墨水的笔出现于20世纪初期,采取了一个活塞来吸墨水 。当笔中采用了皮胆后,就要用一个铁片插入一个缝中去挤压皮胆来吸墨水 。到1952年,又出现了用一根管子伸进墨水中吸水的施诺克尔笔 。直到1956年,才发明了现在常用的毛细管笔 。
铅笔的祖先诞生在英国,但英语“铅笔”一词“pencil”却来自古罗马语“pencinus” 。
1564年,一场猛烈的暴风雨袭击了英国,吹倒了坎伯兰郡的一棵大树,一片像煤一样黑色的东西在过去的树根所在处露了出来,那是一个石墨母矿 。
当地的牧羊人就用一条条这样的东西,在羊身上涂划,给它们做标记 。
不久,精明的城里人就把石墨切成一条条,称作“印石”在街上叫卖 。
初期的石墨印石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是染污手指;二是容易折断 。一位不知名的天才解决了染污的问题,办法是像给石墨印石穿件衣服似的,用线绳子把它严严实实地包裹起来,易断的问题则是由德国巴伐利亚的一个工匠、业余化学家卡斯帕·费勃在1761年解决的 。他把石墨粉和硫磺、锑、树脂搅拌在一起,把这黏糊糊的混合物做成棍棒体 。这样成形后的混合体要比纯石墨的印石的硬度强得多 。
于是,尼可勒斯·杰库斯·康特,法国一个著名的化学家、发明家受命去完成寻找法国石墨,制造铅笔的任务 。不知是被失败的恐慌所刺激,还是被引人瞩目的尊敬所鼓舞,康特下了赌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