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为:介词,向、对 。
73、既:已经 。
74、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 。扶:沿着、顺着 。向:从前的、旧的 。
75、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 。志:动词,做标记 。处处:到处 。
76、及郡下:到了郡城 。及:到达 。郡:太守所在地,指武陵郡 。
77、诣(yì):到 。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
78、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
79、寻向所志:寻找以前所做的标记 。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 。
80、遂:终于 。
81、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
82、高尚:品德高尚 。
83、士:人士 。
84、也:表判断 。
85、欣然:高兴的样子 。
86、规:计划 。
87、未果:没有实现 。果:实现 。
88、寻:随即,不久 。
89、终:死亡 。
90、问津:问路,这里是访求、探求的意思 。津:渡口 。
《桃花源记》赏析《桃花源记》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
《桃花源记》创作背景陶渊明晚年虽远在江湖,仍旧关心国家政事 。元熙二年(420年)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 。次年,刘裕采取阴谋手段,用棉被闷死晋恭帝 。这些不能不激起陶渊明思想的波澜 。
他从固有的儒家观念出发,产生了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对现实社会的憎恨 。但他无法改变、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了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 。《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的 。
《桃花源记》作者介绍陶渊明,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 。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 。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 。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 。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
第一时期,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 。
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405年)41岁 。
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义熙二年(406年)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年)病故 。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 。陶渊明被称为“隐逸诗人之宗”,开创了田园诗一体 。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 。传世作品共有诗125首,文12篇,后人编为《陶渊明集》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翻译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