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述( 二 )


火併既已展开,作者却又忙中偷闲,去写众邻居和十来个火家,还有店小二,这是为什么呢?其实,闲笔不闲,这正是一种衬托 。一大帮子人立住脚惊呆了,恰从侧面反衬出气氛的紧张 。这样写,有张有弛,文情变化多端,艺术效果更强 。“文似看山不喜平”,一味紧张就通篇板滞了 。这是艺术辩证法,也是前人在创作实践中反复总结出来的艺术经验,说来似乎好理解,运用起来情况是相当复杂的,须得反复揣摩和品味 。
对于鲁达致命的三拳,作者写得十分细致 。先是朝小腹猛踢一脚,将郑屠踢到当街 。紧接着,一边口中数落郑屠罪恶,一边“扑的只一拳,正打在鼻子上”,这是第一拳 。结果是“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 。鼻子是嗅觉器官,因此这里忙中插一谐谑之笔,打了个油酱铺的比方,真是令人欲笑不能,欲罢不能 。再看第二拳 。因郑屠充好汉故自嘴硬,连呼“打得好”,鲁达更加怒不可遏,“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眼乃视觉器官,因此又有此令人惊诧不已、怪怪奇奇的巧喻 。两拳用了两个排比式的比喻,形象十分鲜明,描画逼真传神 。
两拳打过,又插一笔围观人群无人敢劝的情形,又是迭宕,又是活写 。这时郑屠开始讨饶,偏是鲁达软硬不吃,讨饶了还要再打第三拳:“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太阳穴靠近耳朵,乃听觉器官也,于是又有做道场的妙喻 。三拳三喻,堪称三绝!此后是郑屠被打得没了气,鲁达也转而冷静了,遂精细起来,“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 。
本文在写法上有两点值得注意 。其一,叙述描写有条不紊,井然有序 。细则极细,概括处则极为俭省 。用力处在“三拳”,极尽渲染之能事,浓墨重彩,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特别是文势的迭宕有致,摇曳生姿,可谓变化极矣 。金圣叹在回前总评中说:“打郑屠忙极矣,却处处夹叙小二报信,然第一段只是小二一个,第二段小二外又陪出买肉主顾,第三段又添出路过的人,不直文情如绮,并事情亦如镜,我欲刳视其心矣 。”所谓“刳视其心”,就是不知作者如何想得出来,竟以高超手段把鲁达性情心地揭示得那样明晰 。在“忙极”中有两处对称的“闲笔”,很有意趣,尤其值得玩味 。一处是“两边看的人惧怕鲁提辖,谁敢向前来劝”,另一处是“街坊邻居并郑屠的火家(即伙计),谁敢向前来拦他” 。以众人眼中视一场火併,尽皆惊呆,此乃“以客行主法”也 。
【鲁达拳打镇关西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简述】其二,即是所谓“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真是绝奇本事”(金圣叹:《读第五才子书法》) 。鲁达的语言,店小二的语言,还有郑屠的语言,声吻完全不同 。一旦出语,不必问是谁,亦知是哪个 。这从文中是不难看出的 。这突出体现了《水浒传》个性化语言的特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