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一只160亿独角兽又栽了:13亿人次关注( 三 )


三只松鼠在2020年年报中重点提示“食品质量控制风险”时也坦言:“公司日常经营过程中 , 可能存在上游供应商未按有关法规及公司要求进行生产 , 质量控制制度和标准未严格执行、生产和检测流程操作不当等现象 , 从而导致不能完全规避食品质量安全控制风险 。 ”
另外 , 在代工模式下 , 原材料、人工等成本都会由代工厂商主导 , 三只松鼠对生产成本的把控能力便处于被动 。 而在销售端 , 没有自主生产能力的三只松鼠也不敢轻易涨价 , 便因此导致了三只松鼠毛利率较低于同行 。
【产品|一只160亿独角兽又栽了:13亿人次关注】另一方面 , 过度依赖电商成为难以化解的“硬伤” 。 随着线上渠道红利逐渐减弱 , 获客成本逐年走高 , 营收高度依赖电商渠道的三只松鼠成长性令人担忧 。 数据显示 , 2020年 , 三只松鼠第三方电商平台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仍近73.56% 。 而对比其竞品 , 良品铺子线上线下的营收情况处在了一个较为均衡的状态 。 2020年上半年 , 良品铺子线上收入占比为 52% , 线下收入占比为 47% 。
从招股书和上市后发布的财报可以看出 , 三只松鼠已经陷入增收不增利的怪圈 。 尤其是2019年 , 其营收增长了32亿元 , 而净利润却同比下滑21.43% 。 2020年 , 营收97.94亿元 , 同比下滑3.72% , 净利润3.01亿元 , 这是三只松鼠自2019年上市以来营收首次出现下滑 。
资本市场也开始用脚投票 。 自2020年6月以来 , 三只松鼠股价出现持续下跌 , 到2021年3月一度跌至34.01元/股 , 股价仅仅约占峰值的三分之一 。 目前 , 三只松鼠市值较最高点时已蒸发超过200亿元 。
三只松鼠还接连遭遇大股东减持 。 2020年7月8日起 , 第二股东IDG、第三股东今日资本 , 频繁减持公司股票 。 从解禁至今年9月 , IDG系持股比例从24.8%降至18.4% 。 减持还在继续 , 9月底 , 三只松鼠发出公告 , IDG旗下基金拟合计减持不超过6%股份 。
陷入怪圈中的三只松鼠 , 显然已经不香了 。

三只松鼠开始“补课”
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的《中国休闲食品市场情况》 , 2010-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实现快速扩容 , 年复合增长率达到9.92% , 2019年中国休闲食品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0556亿元 , 同比增长6.63% , 预计2021年 , 我国休闲食品行业规模将达到11562亿元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由于零食生意几乎没有什么核心壁垒 , 因此行业集中度低 , 中小品牌众多 。 且消费者对于零食产品几乎品牌忠诚度可言的 , 品牌之间比拼的一直是成本控制、质量口碑、渠道建设等方面 。
三只松鼠也并非不清楚这个道理 , 面对增长乏力的困局 , 它已经开始做相应的调整 。
首先是大刀阔斧地砍SKU 。 2020年底 , 三只松鼠SKU曾多达600个 , 覆盖了零食的全品类 。
消费行业人士认为 , 过于繁复的SKU不仅给供应链的管控提出挑战 , 也将用户置于选择难题之中 , 模糊了品牌在用户心中的定位 。
因此 , 三只松鼠精简了近一半的SKU , 并提出了“聚焦坚果”战略 。
但这样的战略也产生了新的问题 。 对比肉类零食 , 素食山珍等品类 , 坚果的成本更高 , 且三只松鼠售卖的开心果、巴旦木、夏威夷果、碧根果等高端坚果大量依赖进口 , 国外高端坚果的垄断格局 , 无疑提升了企业的采购及运输成本 。
相比三只松鼠依赖进口而言 , “炒货第一股”洽洽食品自2013年已开始布局坚果上游原料产业链 。 公司已在广西百色、安徽池州建立了坚果种植园 , 其中广西百色主要种植夏威夷果 , 安徽池州和高刘则种植碧根果 。 根据东方证券研究所推测 , 预计坚果种植园2020年开始挂果 , 丰产期60-70年 。 届时 , 洽洽食品将拥有成本采购优势 , 或将成为三只松鼠在坚果领域最为强劲的对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