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是什么意思代表什么 建筑是什么意思( 四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中国建筑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 大规模、有计划的国民经济建设 , 推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中国现代建筑在数量、规模、类型、地区分布及现代化水平上都突破近代的局限 , 展现出崭新的姿态 。这一时期的中国建筑经历了以局部应用大屋顶为主要特征的复古风格时期、以国庆工程10大建筑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建筑新风格时期、集现代设计方法和民族意蕴为一体的广州风格时期 ,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 , 中国建筑逐步趋向开放、兼容 , 中国现代建筑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现代建筑(14张)
帝制社会
经过长期的封建社会 , 中国帝制建筑逐步形成了一种成熟的、独特的体系 , 不论在城市规划、建筑群、园林、民居、建筑空间处理、建筑艺术与材料结构的和谐统一、设计方法、施工技术等方面 , 都有卓越的创造与贡献 。直到今天 , 这些方面仍可供我们创造现代化而又民族化的社会主义建筑参考和借鉴 。
元代
元代(公元1206-1368年)的中国是一个由蒙古统治者建立的疆域广大的军事帝国 , 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文化发展缓慢 , 建筑发展也基本处于凋敝状态 , 大部分建筑简单粗糙 。
元代的都城大都(今北京北部)规模宏大且形制得以沿续 , 明清两朝皇城——北京的规模就是这一时期创建的 。留存至今的元代太掖池万岁山(今北京北海琼岛)也是元代的盛景 。
由于元朝统治者崇信宗教 , 尤其是藏传佛教 , 这一时期的宗教建筑异常兴盛 。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就是一座由尼泊尔工匠设计建造的喇嘛塔 。
明代
明代(公元1368—1644年) , 这一时期的建筑样式 , 大都继承于宋代而无显著变化 , 但建筑设计规划以规模宏大、气象雄伟为主要特点 。
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和宫殿建筑均为后世所沿用:都城北京和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城南京均得益于明代的规划和经营 , 清代帝王的宫殿也是在明宫殿的基础上不断扩展完善而来的 。这一时期的都城北京是在原有基础上改建的 , 建后分为外城、内城和皇城三部分 。
明代继续大力修筑宏伟的防御建筑——长城 , 长城许多重要段落的墙体和城关堡寨都用砖砌 , 建筑水平达到最高 。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边 , 西至甘肃嘉峪关 , 长达5660公里 。山海关、嘉峪关等著名关城 , 是中国建筑艺术中独具风格的杰作;北京八达岭段长城、司马台段长城等还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
长城
这一时期 , 建筑方面进一步发展了木构架艺术、技术 , 官式建筑形象较为严谨稳重 , 其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化;装修陈设上也留下许多砖石、琉璃、硬木等不同材质的作品 , 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 。
长城(19张)
明代 , 中国建筑群的布置更为成熟 。南京明孝陵和北京十三陵是善于利用地形和环境形成陵墓肃穆气氛的杰出实例 。
此外 , 此时江南官僚地主的私家园林建设非常发达 , 明式家具也闻名世界 。
值得一提的是 , 风水术在明代已达极盛时期 , 这一中国建筑史上特有的古代文化现象 , 影响一直延续到近代 。
清代
清代(公元1616-1911年)是中国最后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 这一时期的建筑大体因袭明代传统 , 但也有发展和创新 , 建筑物更崇尚工巧华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