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安徽的地理特征有哪些( 二 )


淮北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仿效“鱼塘-台田模式“,发展混合农业,促进产业多样化,推进区域脱贫致富 。
淮南的农业发展模式可以仿效“江西省泰和县千烟洲立体农业模式”,发展立体农业,利用好水土条件,从山麓到山顶多种经营 。
安徽省的地理环境是怎样的安徽地处中国华东地区,经济上属于中国东部经济区 。地理位置东经114°54′—119°37′,北纬29°41′—34°38′ 。地处长江、淮河中下游,长江三角洲腹地,居中靠东、沿江通海,东连江苏、浙江,西接湖北、河南,南邻江西,北靠山东,东西宽450千米,南北长570千米,安徽位于低海拔地区,平均海拔119.3米 。辖境面积14.01万平方千米,土地面积13.94万平方千米,占全国的1.45%,居第22位 。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形成淮北平原、江淮丘陵、皖南山区三大自然区域 。长江流经安徽境内400千米,淮河流经省内430千米,新安江流经省内242千米 。
安徽省平原、台地(岗地)、丘陵、山地等类型齐全,可将全省分成淮河平原区、江淮台地丘陵区、皖西丘陵山地区、沿江平原区、皖南丘陵山地五个地貌区,分别占全省国土面积的30.48%、17.56%、9.99%、24.91%和16.70% 。安徽有天目—白际、黄山和九华山,三大山脉之间为新安江、水阳江、青弋江谷地,地势由山地核心向谷地渐次下降,分别由中山、低山、丘陵、台地和平原组成层状地貌格局 。山地多呈北东向和近东西向展布,其中最高峰为黄山莲花峰海拔1873米 。山间大小盆地镶嵌其间,其中以休歙盆地为最大 。
安徽省在气候上属暖温带与亚热带的过渡地区 。在淮河以北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淮河以南属亚热湿润季风气候 。其主要特点是:季风明显,四季分明,春暖多变,夏雨集中,秋高气爽,冬季寒冷 。安徽又地处中纬度地带,随季风的递转,降水发生明显季节变化,是季风气候明显的区域之一 。
春秋两季为由冬转夏,和由夏转冬的过渡时期 。全年无霜期200~250天,10℃活动积温在4600~5300℃左右 。年平均气温为14~17℃,1月平均气温零下1~4℃,7月平均气温28~29℃ 。全年平均降水量在773~1670毫米,有南多北少,山区多、平原丘陵少的特点,夏季降水丰沛,占年降水量的40%~60% 。
安徽省共有河流2000多条,河流除南部新安江水系属钱塘江流域外,其余均属长江、淮河流域 。长江自江西省湖口进入安徽省境内至和县乌江后流入江苏省境内,由西南向东北斜贯安徽南部,在省境内416千米,属长江下游,流域面积6.6万平方千米 。
安徽省共有湖泊580多个,总面积为1750平方千米,其大型12个、中型37个,湖泊主要分布于长江、淮河沿岸,湖泊面积为1250平方千米,占全省湖泊总面积的72.1% 。淮河流域有八里河、城西湖、城东湖、焦岗湖、瓦埠湖、高塘湖、花园湖、女山湖、七里湖、沂湖、洋湖等11个湖泊,长江流域有巢湖、南漪湖、华阳河湖泊群、武昌湖、菜子湖、白荡湖、陈瑶湖、升金湖、黄陂湖、石臼湖等10个湖泊 。其中巢湖面积770平方千米,为安徽省最大的湖泊,全国第五大淡水湖 。
安徽的自然环境特点是什么一、 地理位置
安徽省简称“皖”,地处中国东部,位于东经114° 54′–119°37′、北纬29°4
1′–34°38′之间,紧靠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是临江近海的内陆省份 。
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
面积的1.45% 。
二、地形地貌
安徽省地形地貌呈现多样性,长江和淮河自西向东横贯全境,全省大致可分为五个自然区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