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怎么摆放瓷缸( 七 )


最早出现在美国市场的文氏管式电动蛋白质分离器,大约在1981年,由那是的Aquarium Products设计生产
柏林水族社团使用的方法,就是当初Peter Wilkens在其《热带海洋无脊椎动物水族箱》一书中提出的模式,那个时候这种模式需要大量的活石(大约每4L水1KG活石),并且使用了石灰水补水 。过滤体系中还包括了干湿过滤以及蛋白质分离器,以及颗粒状的活性炭 。这些方法同时使用来处理含氮废物,保证了低营养盐高氧环境,同时确保了珊瑚健康生长所需要的PH值,硬度和钙含量 。再加上合适的水流和光照,现在水族爱好者具备了成功养殖珊瑚的条件 。
80年代晚期至今
使海水水族发展到今天的程度的最后链条,是将新技术新信息广泛传递给所有的水族爱好者 。柏林水族社团的成功,就在于它拥有大量的活跃会员,经常互相交流经验,而相比之下世界别的地方的很多爱好者还在痛苦的“闭门造车” 。据我所知同时代在美国德州的一些爱好者在水族箱中养活垃圾海葵都觉得吃力 。信息传递手段的缺乏使得世界上各地的爱好者很多都只拥有拼图的其中几块,而无法凑成一副完整的画面 。80年代中期,Peter Wilkens的书被翻译成英文,同时George Smit将干湿过滤器介绍到美国,一本由Aquarium Systems出版的称为《SeaScope》的小手册开始进入各个鱼店,其中介绍这些新的技术 。80年代后期,Charles Delbeek以及Julian Sprung撰写的一些文章帮助这些知识进一步的传播开来,虽然那个时候美国也并没有广泛的采用新的饲养模式,但是1994年由Delbeek 和 Sprung编纂的划时代著作《珊瑚水族箱》使得柏林模式变得家喻户晓 。随后Nilsen和Fossa翻译的《现代珊瑚水族箱》系列,对这些知识和技术又进行了补充 。我们可以说国际互联网成为了海水水族拼图中的一大块,现代的国际珊瑚网站,比如Reef Central,可以使得新的珊瑚培育技术迅速的为人所知 。
从各个方面回顾历史,我们看到了组成现代珊瑚水族画卷的各个部分 。历史发展是从不停止的,水族的历史也是一样,现代的技术日新月异,从90年代初期开始,我们补充蒸发水份的工作可以变得完全自动化,同时监测PH,控制钙反和臭氧机工作的电子设备也变得普及 。水解除氮装置以及太空时代的逆渗透技术也进入了日常的水族领域 。如果水族箱中出现异常,现代的控制设备可以给主人发送寻呼信息 。甚至于水族领域出现了厌倦技术,回归自然的态度,比如Lee Chin Eng和摩纳哥水族馆 。随着海水水族的反展,人们对于水族箱中的生化过程的了解也逐渐增加,并且抛弃了一些曾经流行的设备 。现在的互联网上,类似DSB, 藻类过滤,充水层以及ATS等等成为大家讨论的热点 。有些爱好者甚至开始尝试抛弃蛋白质分离器——它多年来一直是珊瑚水族领域公认最重要的发明 。
最早的成品钙反应器,出现在1989年,它的设计还比较原始,利用空气动力进行循环并且帮助二氧化碳溶解
Lee Chin Eng 这个名字在早期的自然过滤方式先驱中间可能是最常提到的 。在60年代早期,Eng先生居住在印尼,就成功的借助活石,活沙,天然海水,以及气泵造流等技术,成功的建立了珊瑚水族箱 。但是他的成就过了一段时间才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主要是因为这种方法只有居住于海边的人才可能做到,世界其它一些地方靠海的爱好者,用当地原产的珊瑚和藻类也获得了类似的成功 。而摩纳哥水族馆的Jean Jaubert在1989年发表了Jaubert模式,这种模式借助充水层,或者厚沙层来建立一个低氧区域,使得厌氧细菌可以在那里将硝酸盐处理为氮气,这种方式可以长期地保持水体处于低硝酸盐状态而无需蛋白质分离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