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哀牢山区部分哈尼族中,至今仍残存着不同形式的“不落夫家”婚俗,即新娘分住娘家和夫家两地 。当新娘从娘家回夫家时,要用一个小巧精美的篾盒盛满可口的米饭和火熏猪肉,腌鸭蛋带去,当地哈尼语谓之“合戛拖” 。据说,这是做娘的生怕自己的女儿在夫家不习惯、怕羞、受饿而特意备下的 。当然,这盒可口的食物带到夫家并非是新娘一人独食,有时是夫妻一同享用,更多的时候是送给丈夫的弟妹们共食
墨江自称阿木人的哈尼族,在整个婚礼仪式中,从头到尾都离不开舞蹈 。婚礼前夕,男女双方都要在自家屋外用松、竹等搭一座棚子,作为迎送新人和待客的活动场所 。婚礼这一天,迎亲队在途中留下一部分人准备回程时接应,其余跟随新郎前往女家 。当他们来到女家寨口时,寨内鼓乐齐鸣,送亲队跳起传统的舞蹈向寨口舞去,给接亲人一一敬酒敬茶,然后大家共舞进寨直抵棚子里 。休息片刻,一对新人站在一张方桌旁,女家亲属用两指夹着一片笋叶,环绕方桌起舞,意在禳灾祈祥 。
新郎、新娘在迎新队和送亲队簇拥下前往男家的半途中,与等候多时的另一部分接亲人相遇 。大家就地围成圆圈,踏着铓锣和鼓点节奏纵情起舞,以表示相互祝贺 。当他们一起来到男家时,棚子内外已摆满了丰盛的酒席 。宾客刚落座,一位能歌善舞的妇女从上席起挨桌又唱又跳,紧跟其后的是一位男方主人,他端着上置三只碗和一个酒葫芦的簸箕,向每一桌取一点酒菜 。待酒席快要结束时,一位厨师端着放有八只大碗的竹筛,从厨房里出来舞向每一酒席,客人们又象征性地给搛上菜肴 。最后,在他“该跳舞了”的一声号令下,众宾客纷纷离席,围成一圈又一圈欢舞高歌,大家热烈地祝福新人喜结良缘,勉励他们勤俭持家、尊老爱幼 。
【哈尼族有什么风俗习惯?少数民族哈尼族的习俗】新平等地自称卡多的哈尼族,迎亲时有一幕新娘“捶新郎”的喜剧 。迎亲队到了女家,主客寒暄几句就开怀畅饮,双方家长也在那里大吃大喝,说东道西,似乎忘了这天是新娘出嫁的日子 。过了好一阵子,头系红绸、胸前挂满银饰的新娘,才羞涩地缓缓出现在迎亲队前 。当走到新郎面前时,她突然愠怒于色,举起双手向新郎劈头盖脸地捶去 。这时,大家起哄助兴 。只见新娘又哭又捶,新郎则东躲西闪,毫不还手 。当新娘捶够了,突然破涕为笑时,新郎这才说“现在该走了吧” 。在难分难舍之际,母女俩抱着又哭又唱 。此时,新娘的兄弟姐妹强行把她俩分开,背起新娘就往外跑,迎亲队也尾随而去 。据说,“捶新郎”的本意是考验新郎对爱情的忠诚 。
哈尼族的婚丧习俗各支系间略有区别 。碧约人婚姻盛行姑表婚,姑娘长大后要征得男家同意后才得嫁给外人 。卡多人的婚姻也如此 。为姑表舅婚,缔结婚约以父母包办为主,结婚时,当娶亲人进入女方的毫巴门时,女方要组织年轻人用“橄榄迎亲”,意思是用檄榄把娶亲人身上带着的邪魔打跑掉 。腊米人的舅家有优先择亲权,结婚接新人时,新郎在媒人、陪郎和锣鼓手陪伴下,打着锣鼓,唱着调子到姑娘家,新娘由长兄背出家门,要边哭边唱“切妞都耶”(女儿调),向父母兄长讨嫁妆,其实主要是倾诉离别父母家乡的苦衷 。爱尼人实行一夫一妻制,夫死,妻子不可改嫁,妻死,夫可以另娶,婚姻较自由,无姑表舅婚约束,可由男女自己寻找夫妻 。
哈尼族的民族节日
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届时,唱歌跳舞、摔跤、磨秋、射弩,热闹异常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把宴席摆到街心,饭桌相连成长龙,进行长街宴,同喝街心酒,共庆新春佳节,表现了哈尼族人相亲相爱、团结互助的精神 。
推荐阅读
- 摩托车中什么叫中排店
- 土中有虫子怎么办
- 观察云主要是观察云的什么和什么
- 未来最有前途的十个专业
- 网络语言排面什么意思
- 厦门旅游需要准备什么
- 红花会成员有哪些
- 压强公式p=pgh是什么意思
- 海南有什么水果特产
- 潍坊大学城有几个学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