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二 )


“难道冉有讲的不是国家的事吗?”
“怎么见得纵横六七十里或五六十里的地方就不是国家呢?”
“难道公西华所讲的不是国家大事吗?”
“宗庙祭祀、诸侯会盟和朝见天子,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呢?如果公西华只能给诸侯做一个小相,那么谁又能做大相呢?”

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注释1、侍:侍奉, 本指侍立于尊者之旁 侍坐:此处指执弟子之礼,侍奉老师而坐 。
2、以吾一日长乎尔:以,因为;长,年长;毋吾以也:吾,作“以 ”的宾语,在否定句 中代词宾语前置;以,同“已”,是“止”的意思 。一说这里的 “以”是动;毋,不要 。
3、居则曰:(你们)平日说 。居,平日,平时 。
4、不吾知:即"不知吾",不了解我 。
5、则:连 词,那么 ,就 。
6、何以:用什么(去实现自己的抱负) 。
7、率尔: 急遽而不加考虑的样子 。尔,相当于 “然”,……的样子 。
8、千乘之国:有一千辆兵车的诸侯国 。在春秋后期 ,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 。乘:兵车 。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 。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3人,步卒72人
9、摄乎大国之间 :摄,夹处;乎:于,在 。
10、加之以师旅:有(别国的)军队来攻打它;加,加在上面;师旅,指军队,此特指侵略的军队 。古时两千五百人为一师,五百人为一旅 。
11、因之以饥馑:接连下来(国内) 又有饥荒 。因,接续;饥馑,泛指饥荒 。
12、为之:治理这个国家 。为,治 。
13、比及: 等到 。
14、且:连词,并且 。
15、哂 (shěn):微笑 ,这里略带讥讽 。
16、如 :连词,表选择,或者 。
17、足:使动用法,使……富足 。
18、能:动词,能做到,胜任 。
19、焉:这里作指示代词兼语气词,指代下文“小相”这种工作 。
20、相:在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和司仪的人 。
21、撰:才具,才能 。
22、莫春者,春服既成:莫春:指农历三月;莫,通“暮”;既:副词,已经 。
23、冠:古时男子二十岁为成年,束发加冠 。
24、冠者 五六人,童六七人:几个成人 ,几个孩子;五 六,六七,都是虚数 。
25、喟然:叹息的样子 。
26、与:赞成 。
27、后:动词,后出 。
28、夫子何哂由也:何,为什么 。
29、为国以礼,其言不让:要用礼来治理国家,可他说话却不知道谦虚 。以:介词 。靠,用;让:礼让,谦逊 。
30、唯求则非邦也与:唯,难道;邦:国家,这是指国家大事;与,同“欤”,疑问语气词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赏析文章记录的是孔子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这四个弟子“言志”的一段话 。生动再现了孔子和学生一起畅谈理想的情形 。子路的轻率急躁,冉有的谦虚,公西华的委婉曲致,曾皙的高雅宁静,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是一段可读性很强的文章 。
《论语》创作背景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出自《论语》 。《论语》是孔门弟子集体智慧的结晶,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论语》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孔子去世以后,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因此称为“论”;《论语》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称为“语” 。
《论语》作者介绍【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翻译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原文】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