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方法( 二 )


3、人工被动免疫
可采取血清疗法 。从猪场的育肥猪采血(健康的淘汰种猪血最好),分离血清,给断乳期的仔猪腹腔注射 。
4、自家疫苗的使用
猪场一旦发生本病,可把发病猪的内脏加工成自家疫苗,据临床实践,效果不错 。但现阶段有两种观点:一是母猪和断奶仔猪同时免疫,优点是免疫效果快,基本在1~2月内能控制本病 。缺点是如果灭活不彻底,将使本病长期存在 。二是只免疫断奶仔猪,优点是免疫安全性好,基本不会使本病长期存在 。缺点是免疫效果慢,需要半年左右的时间才能控制本病 。
5、“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胎等,用来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给,能得到较好的效果 。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较高免疫水平,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 。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吮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但使用本法要十分慎重,如果场内有小猪会造成人工感染 。
6、药物预防
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是非常可取的 。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能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①仔猪用药:哺乳仔猪在3、7、21日龄注射3次得米先(长效土霉素,200 mg/mL,每次0.5 mL),或者在1、7日龄和断奶时各注射速解灵(头孢噻呋,500 mg/mL)0.2 mL 。断奶前1周至断奶后1个月,用支原净(50 mg/kg) 金霉素或土霉素或强力霉素(150 mg/kg)拌料饲喂,同时用阿莫西林(500 mg/L)饮水 。
②母猪用药:母猪在产前1周和产后1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100 mg/kg) 金霉素或土霉素(300 mg/kg) 。
7、综合防制计划
①分娩期:仔猪全进全出,两批猪之间要清扫消毒 。分娩前要清洗母猪和治疗寄生虫 。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以内 。
②断乳期:猪圈小,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并有与邻舍分割的独立粪尿排出系统 。降低饲养密度:>0.33 m2/猪 。增加喂料器空间:>7 cm/仔猪 。改善空气质量:NH3<10?0-6,CO2<0.1%,相对湿度<85% 。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3周龄仔猪为28 ℃,每隔一周调低2 ℃,直至常温 。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
③生长育肥期:猪圈小,壁式分隔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 。从断奶后猪圈移出的猪不混群 。整个育肥圈猪不再混群 。降低饲养密度:>0.75 m2/猪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
④其他:适宜的疫苗接种计划 。保育舍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 。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严格消毒) 。将病猪及早移到治疗室或扑杀 。
猪圆环病毒病的防治措施
1、实验兽医生物安全措施:认真地对待引种工作,引种不慎往往是暴发疫情的主要原因 。引进的后备母猪应进行严格的检疫,所购买的种公猪、精液必须无Ⅱ型圆环病毒感染 。
2、改进饲养管理,减少应激,合理配制日粮 。注意通风与保暖,保持猪舍干燥,改善猪舍的空气质量,降低氨气浓度 。去势和注射须遵循良好的卫生和消毒习惯 。
3、在猪场内禁养猫、犬,定期驱蚊蝇、投饵灭鼠 。搞好种猪群的净化,坚持自繁自养 。定期监测,合理制订免疫程序,避免过早或过多地对仔猪免疫,减少各种应激因素对仔猪的影响 。
4、在猪Ⅱ型圆环病毒易感期最好不注射应激较大的疫苗,如仔猪副伤寒疫苗、口蹄疫疫苗、气喘病疫苗等,某些可以靠药物预防的细菌性传染病,如猪丹毒、猪肺疫、猪链球菌病、仔猪副伤寒等,可以暂停疫苗注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