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航天领域的最新成就有哪些?( 二 )


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重大专项收官 。这为中国长期稳定获得高分辨全球遥感信息提供了重要保障 。中国高分系列卫星已基本形成涵盖不同空间分辨率、不同覆盖宽度、不同谱段、不同重访周期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体系 , 天基对地观测水平大幅提升 , 中国卫星数据自主化率进一步加大 。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资源三号03卫星成功发射 , 增强了中国综合对地观测能力 , 其中高分辨率多模综合成像卫星支持多种敏捷成像模式 , 首次实现“动中成像、多角度成像” , 图像获取效率大幅提升 。
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建成 。海洋动力环境观测网建设有序推进 , 海洋一号D卫星成功发射 , 与在轨的海洋一号C卫星组成中国首个海洋水色卫星星座 。海洋二号C星成功发射 , 与在轨工作的海洋二号B星组网 , 计划于2021年发射海洋二号D星 。届时 , 海洋二号B/C/D星组网 , 将组成全球首个海洋动力环境监测网 。
“张衡一号”卫星数据参与构建新一代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 。该卫星获取了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地磁场观测数据 , 构建了15阶全球地磁场参考模型 。“天琴一号”卫星实现国内最高水平的无拖曳控制技术在轨验证 , 为后续研制空间引力波探测航天器、构建高精度空间惯性基准 , 奠定了坚实技术基础 。
实践二十卫星在轨验证通信、导航、遥感等多领域16项关键技术 。卫星搭载的Q/V频段高通量通信载荷总体技术水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为后续1太比特/秒高通量通信卫星和全球低轨互联网卫星研制奠定了基础 , 激光通信载荷实现10吉比特/秒地球同步轨道星地通信能力 , 创全球最高速率;量子通信载荷完成全球首次地球同步轨道星地偏振编码稳定传输 , 为牵引和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完成在轨演示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搭载的“复合材料空间3D打印系统” , 在轨期间自主完成了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样件打印 。此次实验 , 是中国首次太空3D打印 , 也是世界首次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太空3D打印实验 , 对于未来空间站长期在轨运行、超大型结构在轨制造具有重要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