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磁头组件缺陷
指硬盘中磁头组件的某部分不正常,造成部分或全部物理磁头无法正常读写的情况 。包括磁头磨损、磁头接触面脏、磁头摆臂变形、音圈受损、磁铁移位等 。一般表现为通电后,磁头动作发出的声音明显不正常,硬盘无法被系统BIOS检测到;无法分区格式化;格式化后发现从前到后都分布有大量的坏簇,等等 。
4.系统信息错乱
每个硬盘内部都有一个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里面分成若干模块保存有许多参数和程序 。硬盘在通电自检时,要调用其中大部分程序和参数 。如果能读出那些程序和参数模块,而且校验正常的话,硬盘就进入准备状态 。如果某些模块读不出或校验不正常,则该硬盘就无法进入准备状态 。一般表现为,PC系统的BIOS无法检测到该硬盘或检测到该硬盘却无法对它进行读写作 。如某些系列硬盘的常见问题:美钻二代系列硬盘通电后,磁头响一声,马达停转;Fujitsu MPG系列在通电后,磁头正常寻道,但BIOS却检测不到;火球系列,系统能正常认出型号,却不能分区格式化;Western Digital的EB、BB系列,能被系统检测到,却不能分区格式化,等等 。
5.电子线路缺陷
指硬盘的电子线路板中部分线路断路或短路,某些电气元件或IC芯片损坏等 。有部分可以通过观察线路板发现缺陷所在,有些则要通过仪器测量后才能确认缺陷部位 。一般表现为硬盘在通电后不能正常起转,或者起转后磁头寻道不正常,等等 。
6.综合性能缺陷
有些硬盘在使用过程中部分芯片特性改变;或者有些硬盘受震动后物理结构产生微小变化(如马达主轴受损);或者有些硬盘在设计上存在缺陷……最终导致硬盘稳定性差,或部分性能达不到标准要求 。一般表现为,工作时噪音明显增大;读写速度明显太慢;同一系列的硬盘大量出现类似故障;某种故障时有时无等等 。
二、厂家处理缺陷的方式
用户在购买硬盘时,一般都通过各种工具检测硬盘没有缺陷后才会购买 。而且,在质保期内可以找销售商将硬盘退回厂家修理 。那么,厂家如何保证新硬盘不会被检测到缺陷呢?返修的硬盘又如何处理缺陷呢?首先,让我们来认识硬盘工厂的一些基本处理流程:
1.在生产线上装配硬盘的硬件部分,用特别设备往盘片写入伺服信号(Servo write) 。
2.将硬盘的系统保留区(service area)格式化,并向系统保留区写入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 。系统保留区一般位于硬盘0物理面的最前面几十个物理磁道 。写入的程序模块一般用于硬盘内部管理,如低级格式化程序、加密解密程序、自监控程序、自动修复程序等等 。写入的参数多达近百项:如型号、系列号、容量、口令、生产厂家与生产日期、配件类型、区域分配表、缺陷表、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表等等,数据量从几百KB到几MB不等 。有时参数一经写入就不再改变,如型号、系列号、生产时间等;而有些参数则可以在使用过程中由内部管理程序自动修改,如出错记录、使用时间记录、S.M.A.R.T记录等 。也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可以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随意读取、修改写入硬盘中的程序模块和参数模块 。
3.将所使用的盘片表面按物理地址全面扫描,检查出所有的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并将这些缺陷磁道和缺陷扇区按实际物理地址记录在永久缺陷列表(P-list:Permanent defect list)中 。这个扫描过程非常严格,能把不稳定不可靠的磁道和扇区也检查出来,视同缺陷一并处理 。现在的硬盘密度极高,盘片生产过程再精密也很难完全避免缺陷磁道或缺陷扇区 。一般新硬盘的P-list中都有少则数十,多则上万个缺陷记录 。P-list是保留在系统保留区中,一般用户是无法查看或修改的 。有些专业的维修人员借助专业的工具软件,可以查看或修改大部分硬盘中的P-list 。
推荐阅读
- 维修贵升级难 13英寸视网膜版MBP拆解
- 计算机突然断电重新开机后硬盘出现噪音
- 硬盘对拷要注意哪些问题
- 硬盘各部位常见故障汇总
- 硬盘故障有哪些情况?
- 为什么硬盘不能进行分区呢?
- 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也利于硬盘的正常寿命的方法
- 硬盘被罗辑锁锁住了,请问怎么才能解锁?
- 为什么买了新硬盘接上电脑后找不到硬盘?
- 使用CHKDSK命令检测硬盘的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