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ATM技术是八十年代后期由ITU-T针对电信网支持宽带多媒体业务而提出的 。经过近十年的研究,到九十年代中期ATM技术已基本成熟,由ITU-T和ATM论坛制定的相关的国际标准也基本齐全,并有多个电信设备厂商和计算机网络设备厂商推出了商用化的ATM设备 。此后,ATM网络的建设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世界许多网络(公用网或专用网)都已安装并使用了ATM网路设备 。但与此同时,IP技术也得到迅猛发展,IP技术与以太网技术的无缝结合使得ATM到桌面应用的市场前景十分暗淡,而且,IP技术还在广域网领域积极扩展,实现了与SDH/WDM技术相结合的应用,大有取代ATM而成为将来宽带通信网核心技术的势头 。
一、IP技术对ATM技术的影响
IP技术是互联网的核心,在互联网中对于高层协议而言,通过统一的IP协议层(第三层)屏蔽了各种低层协议和物理网络技术(如X.25、DDN、以太网、令牌环、帧中继、ATM、SDH、WDM)的差异,实现了"IPovereverything"的目标 。IP技术成功的要害是其概念、方法与思想,例如其层次结构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以及简单、实用、有效的原则 。目前互联网的另一个目标是实现"everythingonIP",其中的"everything"是指所有业务,包括数据、图像和话音等,这些业务既有实时的,也有非实时的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对于目前的IP技术来说是有相当大困难的,需要新技术来帮助解决 。
目前电信界有一种观点认为:随着IP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未来的电信网将由IP技术一统天下,而ATM技术将退出历史舞台 。其实只要仔细分析和研究IP技术和ATM技术各自的特点,就不难发现这种观点是片面的 。对于网络(电信网或计算机网)建设而言,它的发展是不会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发生突变(革命)的,而只能是逐步演进 。现有电信网已形成的资源十分庞大,不可能一夜消失 。而且现有的IP网络虽然通过采用新技术(例如:IPoverSDH或IPoverWDM),在一定程度解决了传送带宽的瓶颈问题,但仍然还是传统的路由器加专线的组网方式,存在逐跳寻址与转发等问题,不能保证服务质量(QoS)和信息安全 。ATM技术所具有的端到端QoS保证、完善的流量控制和拥塞控制、灵活的动态带宽分配与治理、支持多业务,以及技术综合能力等方面的优势,目前仍是IP技术所不及的 。
有一点是肯定的,世上没有一种万能的技术 。由于IP与ATM都是基于分组(包)交换的技术,而且都有各自的优势,因此,在电信网与互联网融合与演变的过程中都将发挥作用 。目前IP技术的优势在于提供统一的数据应用平台,而ATM技术的优势在于提供统一的网络平台 。
二、ATM技术的特点、应用范围和发展趋势
(一)ATM技术的特点
ATM作为电信网的一种新技术,不仅适用于高速信息传送和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持,还具备了综合多种业务的能力,以及动态带宽分配与连接治理能力和对已有技术的兼容性 。
1.对服务质量(QoS)的支持
(1)ATM采用固定短长度的信元传送信息 。信息交换是在第二层完成的而且协议简单简化了网络节点中信息存贮治理与处理的复杂性,加快了信息交换的速率减少了信元在节点缓冲区中的排队时延和时延抖动,有利于信息传送的时间透明性,非凡适合在核心网中用于信息传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