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行中,单词后面的值60指的是以太网数据帧的长度 。由于ARP请求或回答的数据帧长都是42字节(28字节的ARP数据,14字节的以太网帧头),因此,每一帧都必须加入填充字符以达到以太网的最小长度要求:60字节 。
第1行中的下一个输出字段arp who-has表示作为ARP请求的这个数据帧中,目的I P地址是211.161.17.21的地址,发送端的I P地址是d2server的地址 。tcpdump打印出主机名对应的默认I P地址 。
从第2行中可以看到,尽管ARP请求是广播的,但是ARP应答的目的地址却是211.161.17.21(00:E0:3C:43:0D:24) 。ARP应答是直接送到请求端主机的,而是广播的 。tcpdump打印出arp reply的字样,同时打印出响应者的主机ip和硬件地址 。
在每一行中,行号后面的数字表示tcpdump收到分组的时间(以秒为单位) 。除第1行外,每行在括号中还包含了与上一行的时间差异(以秒为单位) 。
这个时候我们再看看机器中的arp缓存: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
(211.161.17.254) at 00:04:9A:AD:1C:0A [ether] on eth0
(211.161.17.21) at 00:E0:3C:43:0D:24 [ether] on eth0
arp高速缓存中已经增加了一条有关211.161.17.21的映射 。
再看看其他的arp相关的命令: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s 211.161.17.21 00:00:00:00:00:00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ddress HWtype HWaddressFlags MaskIface
211.161.17.254 ether00:04:9A:AD:1C:0A Ceth0
211.161.17.21 ether00:00:00:00:00:00 CMeth0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
(211.161.17.254) at 00:04:9A:AD:1C:0A [ether] on eth0
(211.161.17.21) at 00:00:00:00:00:00 [ether] PERM on eth0
可以看到我们用arp -s选项设置了211.161.17.21对应的硬件地址为00:00:00:00:00:00,而且这条映射的标志字段为CM,也就是说我们手工设置的arp选项为静态arp选项,它保持不变没有超时,不像高速缓存中的条目要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更新 。
假如想让手工设置的arp选项有超时时间的话,可以加上temp选项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s 211.161.17.21 00:00:00:00:00:00 temp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
(211.161.17.254) at 00:04:9A:AD:1C:0A [ether] on eth0
(211.161.17.21) at 00:00:00:00:00:00 [ether] on eth0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ddressHWtype HWaddress Flags Mask Iface
211.161.17.254ether00:04:9A:AD:1C:0A Ceth0
211.161.17.21ether00:00:00:00:00:00Ceth0
可以看到标志字段的静态arp标志"M"已经去掉了,我们手工加上的是一条动态条目 。
请大家注重arp静态条目与动态条目的区别 。
在不同的系统中,手工设置的arp静态条目是有区别的 。在linux和win2000中,静态条目不会因为伪造的arp响应包而改变,而动态条目会改变 。而在win98中,手工设置的静态条目会因为收到伪造的arp响应包而改变 。
假如您想删除某个arp条目(包括静态条目),可以用下面的命令: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d 211.161.17.21
d2server:/home/kerberos# arp -a
(211.161.17.254) at 00:04:9A:AD:1C:0A [ether] on eth0
(211.161.17.21) at on eth0
可以看到211.161.17.21的arp条目已经是不完整的了 。
还有一些其他的命令,可以参考linux下的man文档:
d2server:/home/kerberos# man arp
3 ARP欺骗
我们先复习一下上面所讲的ARP协议的原理 。在实现TCP/IP协议的网络环境下,一个ip包走到哪里,要怎么走是靠路由表定义,但是,当ip包到达该网络后,哪台机器响应这个ip包却是靠该ip包中所包含的硬件mac地址来识别 。也就是说,只有机器的硬件mac地址和该ip包中的硬件mac地址相同的机器才会应答这个ip包,因为在网络中,每一台主机都会有发送ip包的时候,所以,在每台主机的内存中,都有一个 arp--> 硬件mac 的转换表 。通常是动态的转换表(该arp表可以手工添加静态条目) 。也就是说,该对应表会被主机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后刷新 。这个时间间隔就是ARP高速缓存的超时时间 。
推荐阅读
- 新的宽带认证方式——IEEE 802.1x协议
- IEEE 802.11协议家族a/b/g--无线网背景知识
- EIGRP路由协议综述
- 配置局域网中的通讯协议
- 网络协议基础知识 SMTP协议和UDP协议
- 正确配置路由协议 合理使用资源
- EOS的封装协议
- 对BitTorrent通信协议的分析与检测
- 路由协议-OSPF路由协议
- 完美测试TCP/IP协议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