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交换技术在VoIP中的应用分析( 三 )


在上述通信过程中,AAA服务器进行认证和授权,网管服务器进行网络治理,媒体服务器提供各种资源,如语音资源、传真资源、语音识别资源等,应用服务器则完成用户所需业务的提供和治理 。
2.3 基于软交换的VoIP应用网络优势分析
与基于H.323协议的VoIP网络相比,基于软交换的VoIP应用网络结构由于采用了分层的网络结构,具有全面的开放性,在综合接入能力、互通兼容能力、业务提供能力、网络治理能力、鉴权认证和计费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优势 。
在综合接入方面:软交换网络结构由于网络采用分层模型,各设备功能相对单一 。软交换完成协议处理、呼叫控制、资源治理、业务实现等功能,中继/媒体网关在软交换的控制下完成媒体流转换及相关控制功能 。这样,软交换通过控制各种类型的网关设备,实现综合接入 。而基于H.323的体系结构还不是一个开放的体系结构,它可以通过网关设备实现与PSTN的简单语音互通,但在其上增加其他接入方式较困难 。
在网络互通兼容方面:基于软交换的VoIP应用网络结构采用分层的开放的网络架构,各层之间以及各设备之间都通过标准的协议通信,只要遵守约定的规则和协议,不同厂商的设备都可以很轻易的接入网络,并实现彼此的互通,从而灵活有效地实现网络的扩展和升级 。而H.323是一系列协议的集合,本身比较复杂,各厂商对其理解又存在着很大差异,导致所制造产品的H.323协议兼容性一直存在问题 。

;业务提供方面:在基于软交换网络结构中,软交换技术的业务生成独立于网络,新业务通过应用服务器完成 。运营商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既可以自己开发、也可以委托产品制造商第三方开发商灵活定制所需的业务;另外,也可以继续沿用原有的传统智能业务 。由于软交换系统提供统一的业务生成平台,业务一旦生成,即为全网所共享 。而采用H.323,其业务生成基本上都是在网关上进行的,某些情况下也需要网守的支持 。而网守、网关都是相对封闭的实体,由于不同制造商的业务提供方式不尽相同,加之采用内部协议而未提供标准的开放接口,这样不仅使得运营商各自提供业务的能力有限,更导致了全网的新业务统一变得相当困难 。
在网络治理方面:H.323采用基于SNMP的网络治理,无实时性,对人工干预的依靠性较大,难以对大型网络作出有效、及时的反应 。而在基于软交换网络中,软交换技术提供COPS协议接口,接受策略服务器的治理和调节,实现基于策略的网络治理功能,进行集中、实时、智能化的策略治理服务,完成了由传统的静态网管向动态网管的飞跃 。同时,软交换也能支持基于SNMP的传统网络治理 。
鉴权认证和计费方面:在软交换网络中,软交换控制设备通过RADIUS协议与AAA服务器交互,实现集中用户鉴权、认证、计费 。接入设备只需完成简单的接入功能,无需支持太多的协议 。而在H.323网络中,用户鉴权、认证是在网守中实现的,网关通过RAS与网守交互,完成用户认证、计费,过程比较复杂 。
3、结束语
软交换技术的出现一方面造就了网络的融合,另一方面软交换采用了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方便了第三方应用的开发和新业务的引进 。随着软交换网络向着组网更加灵活、信息传送更加高效、业务生成更加多样的方向不断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VoIP也必将在软交换网络中得到成功应用 。(宁一编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