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终端用户接收到业务通知后,用户使用业务的方式取决于业务是广播方式还是组播方式 。假如业务是广播方式,那么用户终端只需要简单的“调谐”到相应的信道(在业务通知中有具体的参数描述)上就可以了 。假如业务是组播方式,那么用户必须向网络发起会话加入(sessionjoin)请求,这样用户便会成为相应MBMS业务组的一位成员,因而可以接收到组播业务的数据了 。
在传输开始时,BM-SC必须向GGSN发送会话开始(sessionstart)请求 。然后GGSN将分配所需的因特网资源,并将该请求前转到相应的SGSN,这些SGSN同样根据业务质量(QoS)来分配所需的无线资源 。最后,MBMS业务组中的终端将被通知要开始传送组播业务数据了 。
服务器接着将多媒体数据发送给BM-SC,随后BM-SC会将这些数据转发到MBMS的承载层 。这样数据便会发送到加入MBMS业务组的所有终端了 。
最后,服务器发送会话结束(sessionstop)通知,表示数据传输阶段已经结束 。想离开MBMS组播业务的终端用户,可以向网络发送业务离开(serviceleave)请求,随后网络便将该用户从MBMS业务组中删除 。
五、无线接入网中广播和组播的承载
对于MBMS和BCMCS,GSM、WCDMA和CDMA2000都分别已经定义了广播和组播的承载方式 。由于广播和组播无线承载必须同时服务多个用户,因此许多为高速、双向点到点通信开发的速率、容量增强功能都无法使用 。换句话说,信号不能分别适应每个用户,它必须要保证最差无线条件下用户的通信,因此不管用户的位置和无线条件,新的无线承载必须提供全区域的覆盖 。
1.GSM中的广播/组播无线承载
在GSM系统中,MBMS使用GPRS或者EDGE中的分组数据信道(PDCH)作为其点到多点的无线传输承载 。在数据链路层上采用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和媒体接入控制协议(MAC) 。
;早期的仿真说明直接使用MBMS承载时其性能并不令人十分满足 。因此为了提高性能,又增加了下面两种增强机制:
●具有自动请求重传(ARQ)的RLC/MAC:也称为分组下行确认/非确认(PDAN)模式 。在该模式下在给定的小区中,最多可以提供16个终端的会话反馈 。这样假如RLC数据块传输出错,便可以通过重传来增加冗余保护 。
●无ARQ的RLC/MAC:也称为盲接收模式 。在该模式中RLC数据块在传输前按照预先定好的次数进行重复,以此来实现冗余保护 。
2.WCDMA中的广播/组播无线承载
在WCDMA中,MBMS最大可能的利用了网络现存的逻辑信道和物理信道 。其实现只需要增加三条新的逻辑信道和一条新的物理信道 。新的逻辑信道如下:
●MBMS点到多点控制信道(MCCH):该信道包含着正在进行通信或者即将要进行通信的MBMS会话信息 。
●MBMS点到多点调度信道(MSCH):该信道为MTCH信道上的数据调度提供相应的信息 。
●MBMS点到多点业务信道(MTCH):该信道用于承载实际的MBMS业务数据 。
新的物理信道是MBMS通知指示信道(MICH),网络通过该信道通知终端MCCH信道上有有效MBMS信息 。
MCCH、MSCH和MTCH重用WCDMA中的前向接入信道(FACH)和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 。其RLC和MAC使用现存的大部分协议栈 。
对于MTCH,MBMS使用了两种不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40ms和80ms 。较长的TTI可以提供较大的时间分集,从而提高MBMS性能 。
在3GPPR6中,MBMS针对MTCH的物理层引入了几种增强技术 。其中的一种就是FACH的软合并 。通过多条无线链路的软合并,可以大大的增强系统的性能 。
在3GPPR6中,在5MHz的载频上可以支持16条点到多点的MBMS信道,且每条信道的比特速率都是64kb/s,这是对于单天线接收终端而言的 。假如终端有双天线和通用RAKE接收机,那么每小区每载频的容量还会大大的增加 。假如只使用双天线终端,MBMS的容量要增加2倍,也就是说每小区每载频可以支持32条信道 。假如再引入通用RAKE接收机,那么每小区每载频将支持40条信道 。
推荐阅读
- 浅谈卫星通信中的常见干扰及其处理措施
- 浅谈无线市话网络优化
- GSM移动通信中切换及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 第四代移动多媒体通信的演进
- 长距离移动定位技术与室内定位技术
- 智能天线在第3代移动通信中的应用研究
- 无线Mesh网络
- 无线办公网络
- 浅析WCDMA网络的演进和部署
- 我眼中的索尼爱立信K790c之缺点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