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病针灸治疗( 二 )


血针疗法只作1次即可 。
3 宿草不转
宿草不转是因羊过吃草料引起的以厌食停食,不断喛气,粪干难下,腹痛不安,腹部膨大为症状的疾病 。治疗宿草不转可使用白针疗法、艾灸疗法进行治疗 。
3.1 穴位介绍
现将治疗本病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介绍如下:
脾俞-位于倒数第三肋间,距背中线6厘米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一穴 。后三里-位于小腿外侧上部,腓骨小头下方的肌沟中,左右肢各一穴 。六脉-位于倒数第一、二、三肋间,距背中线6厘米的凹陷中,左右侧各三穴 。百会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
3.2 白针疗法
在白针疗法中脾俞为主穴,它可治疗因积食而引起的宿草不转,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3厘米 。
后三里穴可治疗因脾胃虚弱引起的宿草不转,施术时将毫针刺入穴位2厘米 。
上述穴位针刺后,需留针20分钟,在留针过程中每隔5分钟用捻转手法行针1次 。
用白针法治疗本病可每日1次,连作3次 。
3.3 艾灸疗法
宿草不转用艾灸疗法治疗较好,艾灸疗法首选百会穴,灸疗百会穴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排气排便 。治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3厘米处,进行回旋灸疗5分钟 。
六脉穴主治肚胀和便秘 。灸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2-3厘米,进行回旋灸疗 。六脉的左右三个穴各灸疗2分钟 。
艾灸治疗可每日1次,连作2-3次 。
4 冷肠泄泻
冷肠泄泻是因羊饮冷水过多,进食霜冻饲料或久卧湿地而引起的,以泄泻厌食为主要症状的疾病 。本病治疗可采用艾灸疗法、水针疗法和火针疗法 。
4.1 穴位介绍
现将治疗本病所涉及的穴位及穴位所在位置介绍如下:
后海-位于肛门上、尾根下的凹陷中 。脾俞、百会、后三里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 。
4.2 艾灸疗法
灸疗脾俞穴可有较好的消胀止泻作用,灸疗时,将艾条的点燃端在距穴位3厘米处实施回旋灸,灸疗时间为5分钟 。
百会穴也是治疗冷肠泄泻的主要穴位,将艾条点燃端距穴位皮肤2.5厘米处实施回旋灸 。灸疗时间为10分钟 。
后海穴止泻作用较好,灸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皮肤表面2厘米处,实施回旋灸,由于灸疗此穴时艾条点燃端距皮肤较近,因此灸疗时间不可过长,一般以2分钟左右为宜 。
后三里穴对冷肠泄泻引发的肠胃虚弱有较好治疗效果,灸疗时使艾条点燃端距穴位皮肤处2.5厘米,实施回旋灸 。灸疗时间为5分钟 。冷肠泄泻的艾灸治疗可每日1次,连作2-3次 。
4.3 水针疗法
当患羊冷肠泄泻严重时,需实施水针治疗,水针治疗后三里穴为主穴,治疗时,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2厘米,注入10%安钠咖注射液5毫升 。
水针治疗还需选择后海为辅穴,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2厘米,把30%安乃近注射液20毫升注入穴位内 。
脾俞也是治疗冷肠泄泻的辅穴,治疗时,将注射器针头刺入穴位2厘米,注入10%葡萄糖注射液5毫升 。
冷肠泄泻的水针治疗一般只作1次即可 。
4.4 火针疗法
对冷肠泄泻不止的患羊可采用火针疗法,我们首先选取脾俞穴作为治疗穴位,治疗时用火焰将针体烧热,趁热将毫针刺入脾俞穴2厘米,捻转行针1分钟后,随即起针 。
另外,我们还要对百会穴实施火针治疗,治疗时,用火焰将针体烧热后迅速刺入百会穴1.5厘米,捻转行针1.5分钟后即可起针 。
在对后海穴实施火针治疗时,因此处皮肤较嫩,用火焰将针体烧至温热即可刺入穴位,针刺深度为2厘米,经捻转行针2分钟后即可起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