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鱼病的防治( 二 )


5、鳖病毒性出血病(鳃腺炎)症状:病鳖全身呈现浮肿症状,口腔两侧的腮腺发炎糜烂;口腔、食道、肠道出血;肝脏土黄色,质脆易碎 。有时同一个塘的病鳖会出现两种症状:即出血型腮腺炎和失血型腮腺炎 。出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腮腺充血鲜红、糜烂、有分泌物,口腔、食道、肠管发炎充血,底板、四肢、尾部充血呈鲜红色 。失血型症状的病鳖表现为腮腺淡白糜烂,有分泌物;食道、肠管有淤血段落,底板纸白色,肌肉淡白无血色 。
发病规律:每年5-10月为流行季节,水温为25-30℃时为高峰流行期 。温室饲养的稚幼鳖,较易在加温时形成暴发性流行,越冬后的种鳖,成鱼在复苏后或转入室外池塘后也易发病 。传染快、危害大,发病较为严重 。
防治方法:(1)养鳖池放养前要彻底消毒,特别是池底泥沙或淤泥,一定要翻晒冲洗,消毒药物可用生石灰,用量为每亩150-200千克,或用含氯制剂,浓度为8-10毫克/升带水清塘消毒 。
(2)全池泼洒强氯精(或三氯异氰尿酸),使池水成0.3?0-6浓度,第二、三天泼洒硫酸铜和硫酸亚铁合剂(5:2)使池水成0.7?0-6浓度 。
【病毒性鱼病的防治】(3)用浓度为40?0-6的板蓝根+浓度为20?0-6的大青叶合剂煎全池泼洒 。病重的用穿心莲注射液 。

推荐阅读